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王凯&李刚&胡汉林JMCA:新型小分子给体可作为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第三组分

2022/11/1 17:35:02  阅读:192 发布者:

1

前言回顾

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因其具有机械柔性、可溶液化处理、重量轻和半透明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非富勒烯受体的迅速发展,OSCs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Y6及其衍生物受体的单结二元OSCs获得了超过17%的高PCE。为了进一步提高器件效率,人们探索出三元OSCs,其活性层由两个给体和一个受体组成,或者由一个给体和两个受体组成。与二元OSCs相比,三元OSCs具有以下几个优点:i)合适的第三组分可以与二元主体形成级联能级,从而促进电荷转移并提高器件开路电压(VOC)。ii)第三组分可以扩大吸收并增加短路电流密度(JSC)。iii)可以调整活性层的形态和结晶度,以增加激子解离和电荷转移能力。由于这些优点,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类型三元OSCs,取得了很大进展。

PM6:Y6体系常被用作高性能三元OSCs的主体系,然而,迄今为止,利用小分子给体作为第三组分来构建基于PM6:Y6的高效三元OSCs的报道相对较少。关键挑战之一是平衡给体的吸收和能级水平之间的矛盾。与聚合物相比,小分子给体具有纯化方法简单、化学结构明确、批量变化小等优势,在构建三元OSCs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探索新型适用于高效三元OSCs的小分子给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1.分子结构与基本性质

2

文献简介

BDT单元中利用苯基取代噻吩侧基作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调整分子取向并提高器件性能。有鉴于此,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王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李刚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胡汉林教授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小分子给体:BTC,其以间烷基硫代苯基取代的BDT单元为核心,辛基取代的噻吩为π共轭桥,辛基-2-氰基丙烯酸辛酯为端基。研究表明,BTCPM6:Y6二元体系表现出互补吸收,从而增强了光收集。同时,BTCPM6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容性和共混相。因此,三元OSCs中更好的形态和结晶度促使电荷传输得到增强和平衡,并且降低了电荷复合。

2.器件结构与器件性能

研究结果显示,与基于PM6:Y6的二元器件相比,当添加含量15 wt%BTC作为第三组分时,三元OSCs器件获得了17.32%PCE,同时VOC0.834 V)、JSC28.00 mA cm-2)和FF73.51%)也得到了改善。此外,为了测试BTC的通用性,研究人员还探究了基于PM6:L8-BO体系的三元OSCs。当加入BTC之后,PCE17.62%提高到18.41%,是具有小分子给体的三元OSCs器件中PCE最高值之一。

3.空穴与电子迁移率、不同器件的光伏参数

3

文献总结

综上,这项工作表明,引入烷基硫代苯基侧链是开发高效小分子给体的有效策略,可以微调高性能三元OSCs的吸收光谱、分子堆积和能级。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题为“A meta-alkylthio-phenyl Chain Substituted Small Molecule Donor as the Third Component for High-Efficiency Organic Solar Cells”。

本文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给体,三元器件,分子设计。

转自:有机光电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