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肿瘤早诊 | 科学家基于细胞外囊泡的表面蛋白检测方法实现肝癌早筛早诊

2022/10/27 10:07:16  阅读:145 发布者:

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在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在第六位,但死亡率却高居前三。肝癌的发病大多遵循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步曲”模式,肝硬化患者是肝癌最主要的高危人群,在肝硬化人群中及早发现肝癌是当前肝癌早筛的重中之重。目前对肝癌高危人群早筛的方法是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监测,但其敏感性不超过70%,准确率差强人意。因此,寻找兼具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肝癌新型诊断标志物,对于肝癌的防治至关重要。

近期,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洛杉矶雪松-西奈医疗中心的联合团队在肝病学顶级期刊《HEPATOLOGY》上发表题为“HCC EV ECG score: An extracellular vesicle-based protein assay for detection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文章。该研究基于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表面蛋白检测方法,建立了一套全新的HCC早筛模型用于肝癌的早期筛查诊断。

研究人员从早期肝癌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EVs,将其引入HCC特异性EV表面蛋白试验,通过结合共价化学介导的微珠纯化技术和双链实时免疫PCR技术,在8HCCEV亚群中选出三个与早期HCC高度相关的亚群,整合构成早期HCC早筛模型。随后,研究人员分别招募了106名和72名参与者组成训练队列和独立验证队列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对早期HCC和肝硬化的鉴别表现出了极高的准确性,同时检测灵敏度达到91%、特异性达到9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87%93%

该研究开发的HCC早筛模型可以精准区分早期HCC和肝硬化患者,弥补了血清甲胎蛋白监测敏感性低、准确率差的不足,有望帮助识别HCC患者并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来源:科技部生物中心

论文链接:  

https://aasld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hep.32692

转自:威斯腾生命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