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非营利组织
导言
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促进了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产生了一个以多重关系存在为特征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传统的三大部门(营利性、公共部门、非营利或第三部门)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混合”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在这篇文章中,两位西班牙学者María Jos´e Sanzo-P´erez & Luis I. ´Alvarez-Gonz´alez的研究集中在混合组织的一个特殊类型,社会企业(定义为一个公司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市场机制来实现社会使命)。该研究试图分析这些公司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发展是否会鼓励社会创新。基于对200家西班牙社会企业的定量研究,结果证实,当社会企业的核心目标和活动中嵌入密切的伙伴关系时,社会创新在社会企业中的存在会得到加强。此外,研究还指出了这些伙伴关系在促进创新的长期可持续性和转型影响方面的相关性,因此抵消了企业的短期导向,并平衡了来自社会企业的双重价值焦点(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不同制度逻辑。论文发表在SSCI期刊Technovation上面。
(文献来源:Sanzo-P´erez, M. J. & Alvarez-Gonz´alez, Luis I. (2022). Partnerships between Spanish social enterprises and nonprofits: A rich hybridity-based setting for soci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online first: 1-14. DOI: https://doi.org/10.1016/j.technovation.2021.102376).
研究问题
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到来带来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相互依存形成并迅速扩展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商业学者正在逐步采用“生态系统方法”来理解这种复杂而模糊的现实,创新研究也不例外。因此,Granstrand和Holgersson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最新定义认为,这一概念是“对一个或一群参与者的创新表现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活动和构件的进化集合,以及制度和关系,包括补充和替代关系。”
“混合组织”的日益增多也成为这种相互关联的新情况的特征。混合组织(例如,使命驱动型企业、社会企业、公私合作关系)是由公共和私人组织逻辑的组合定义的(Jay, 2013),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SEs)是“以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社会使命为目的的组织”(Ebrahim et al, 2014, p. 82)。它们涉及管理两个明显相反目标的组织,社会价值创造和经济价值创造(Weerawardena等人,2021年),因为它们试图向受益人提供社会价值(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社会使命),但其主要收入来源来自商业活动(类似于企业)。正是因为他们的双重性,一种特定类型的创新,即社会创新(SI)的高潜力通常被分配给社会经济企业(Bouchard, 2012)。
在这样的情景下,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发展对企业内部的SI有什么影响?这取决于合伙的类型吗?构成SI的不同维度会以不同的方式受到影响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将考察SE和非营利组织之间伙伴关系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后者被理解为私人的、非利润分配的、自治的和自愿的实体。作为受益人和/或民间社会的代表和联合实体,这些组织可作为政府机构与其受益人之间的中间人,并帮助政府机构与他们保持更密切的关系。研究还将考虑潜在影响是否取决于合作关系对SE的战略意义。最后,由于SI具有多面性,另一个目标将是评估合作对SI的每个方面的影响程度。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社会创新的多维性
2.1.1 社会目标导向的创新
任何SI 的第一个特征是社会目标导向,尽管这并不意味着SI不能产生利润。它们试图提供旨在共同利益的解决办法,解决与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侵蚀、卫生、气候变化、贫穷、老龄化等有关的问题。
2.1.2 社会过程导向的创新
SI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协作性(Howaldt和Schwarz, 2010)。它指的是格林等人(2013)所说的“面向过程的社会创新”,并包含了Moulaert等人(2005,p. 1976)概述的SI的第二个维度,即过程维度,它被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与治理有关的变化,使上述满意度得以实现,但也提高了社会中所有(特别是贫困群体)的参与水平。”
2.1.3 可持续发展维度
创业、经济和商业文献强调了诸如“改进”或“创造力”等因素。按照这种基于结果的方法,菲尔斯等人(2008,第36页)假设,SI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它比现有的解决方案更有效、更高效、更可持续或更公正,因此所创造的价值主要为整个社会而不是个人积累。”
2.1.4 转型的影响维度
SI的社会性还包括创新带来的行为改变(Howaldt和Schwarz, 2010)。因此,SI在其目标(它试图解决当前相关的社会需求)、手段(创新活动是通过涉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协作过程发展的)、长期导向(关注资源和后代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最终后果和影响(社会实践和行为的变化,最终导致系统性变化)方面都具有社会性。这一思想反映在SI螺旋模型中(Murray et al, 2010),该模型确定了SI发展和扩散过程中的六个阶段:(1)提示、灵感和诊断,(2)建议和想法,(3)原型和试点,(4)维持,(5)缩放和扩散,(6)系统变化。
社会企业在社会创新中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组织可以被认为是SEs。根据欧盟委员会(2015),SE的操作性定义包括以下标准:(1)经济活动:它必须从事经济活动(它必须从市场来源产生收入);(2)目的:它必须追求一个明确的、基本的社会目标;(三)利润分配有限:必须对利润和资产分配有限制;(4)治理:必须是独立和参与的。
两种类型的因素解释了企业社会地位作为SI来源的潜力(Bouchard, 2012)。第一个是指该部门非市场层面的特征,特别是:(1)限制或禁止分配财政盈余和资产,(2)通过动员志愿资源更迅速地对具体需求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3)对社会需求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因为它们受与这些需求有关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支配。第二类解释涉及社会经济的其他功能,如鼓励民主原则。然而,我们可以预见,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在同样程度上进行社会创新。基于这种假设,下一节将确定潜在的驱动因素,并将重点放在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上。
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推动社会创新
先前的SI研究确定了两种基本类型的驱动因素(Krlev等人,2014;Weerawardena等人,2021)。第一个与结构视角有关,暗示上下文或环境是SI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二种类型反映了个人主义观点,其中个体代理人的价值观、特征和内部资源是SI的基本触发因素。
继Krlev等人(2014年)之后,区分了三种背景因素,即体制框架(在社会层面上规范人类和组织活动的价值观、规范和法律的集合)、政治框架(来自政治制度的激励和干预,如SI奖励或税收激励),以及社会气候框架(例如,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共享价值观、对变革的态度、与创新相关的特定社会事业的合法化程度)。
过去几十年来,跨部门伙伴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焦点(Clarke和Crane,2018;Le Ber和Branzei,2010;Selsky和Parker,2005)。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强调了可从这些类型的伙伴关系中获得的不同类型的价值:关联价值(可见性、可信度)、转移价值(现金、实物礼物等)、互动价值(学习机会、网络接入)和协同价值(包括创新)。除了对合作伙伴的直接利益外,以往的文献也承认,合作伙伴关系是社会变革的潜在催化剂(Wadham和Warren,2013)。
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可以加强受益人的作用,增强SE的合法性,并帮助SE识别、联系并与这些目标建立更牢固的关系。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H1:SE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与SE开发的创新具有更大程度的SI这一事实正相关。
H2:合作关系沿着“协作连续体”走向转型阶段的位置与SE开发的创新呈现更大程度的SI这一事实正相关。
H3:社会过程导向维度和转型影响维度将是SI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在更大程度上与“协作连续体”中伙伴关系的地位相关。
研究设计与方法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对西班牙SE进行了抽样调查。由于欧盟委员会(2014b,第21页)认识到“没有机构负责系统收集西班牙特殊经济体的数据,因此收集社会企业的总数据非常复杂”,收集了一个由两大类特殊经济体组成的数据库,其目的是控制不同类型的动态。第一个对应于工作整合社会企业(WISE)。第二类包括基于创业动力的SE。
数据收集于2017年3月21日至12月22日进行,基于定制设计方法(Dillman等人,2014),该方法强调了建立受访者信任的相关性,因此回答问卷将为他们带来超过回答成本的收益。为此,我们通过电话联系了他们,并向他们提供了有关研究的信息,包括对调查主要结果的执行摘要的承诺。在这个鼓励过程之后,我们向每个同意合作的组织(294名SE)的日常决策负责人发送了一份在线问卷。最终样本由200名西班牙SE组成(95%置信水平下的样本误差为±4.5%)。
测量
3.2.1 社会创新规模
采用了七点李克特式量表。还要求他们用简短的公开描述来确定创新,这样我们就可以访问他们的网站或其他次要来源,并验证创新是否真的得到了开发。为了衡量创新在多大程度上面向社会目标,使用了联合国于2015年9月25日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为了使问卷尽可能简单,整合了一些SDG,并使用了一套简化的8个社会目标。附录显示了该集合与原始17 SDG之间的对应关系。
社会过程导向(SI的第二个维度)来源于对地方发展、开放创新和共同创造的研究(Chesbrough,2003;Moulaert等人,2005;Vargo和Lusch,2004),由三个潜在的替代品组成(见附录)。使用反射标尺测量其余两个SI维度。改进维度(三个项目)源自Phills等人(2008年)。将转型影响维度分为三个子尺度,以衡量微观(六项)、中观(两项)和宏观(五项)影响(Howaldt和Schwarz,2010;Van der Have和Rubalcaba,2016)。
自变量:SE和NPO之间的伙伴关系
有两个独立变量来衡量SE和NPO之间的合作关系。前者是一个二分法变量(PARTNER)。在问卷调查中,用这个变量来检验第一个假设。在200名SE中,159名(79.5%)表示他们维持或曾经维持这种类型的合作关系。第二个自变量涉及多项目量表(CC)。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受访者也根据Austin和Seitanidi(2012年)描述合作连续性框架时所使用的主要特征评估了合作类型(李克特七分量表)。这个变量被用来检验第二和第三个研究假设。在SE与几个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案例中,我们要求他们选择他们认为是主要合作伙伴的非营利组织。
研究者们使用自我报告数据和单一关键受访者。问卷设计包括基本独立变量(伙伴和CC)和因变量(SI及其四个维度)之间的心理分离,目的是限制共同方法偏差的潜在问题的存在(Podsakoff等人,2003)。
研究结果
研究者们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软件估计了六个线性回归模型。前两个模型使用SI(SI)的全局度量作为因变量:第一个模型(MODEL_1)包含两分变量PARTNER,用于度量伙伴关系的存在,而第二个回归(MODEL_2)包含伙伴关系在协作连续统(CC)中的位置的全局指数。就MODEL_3至MODEL_6而言,分别考虑每个SI维度,对影响进行了分类。
MODEL_1的结果表明,当仅考虑是否存在伙伴关系(PARTNER)时,SI的全球指数为正,但没有显著影响,因此H1不能被接受。然而,当自变量是伙伴关系在“协作连续体”中的位置时(MODEL_2中的CC),这种积极影响变得显著(p<0.01)。然后,第二个假设得到了支持。
关于合作连续体中合作关系的位置如何影响每个特定SI维度,H3得到了部分支持。正如预期的那样,MODEL_6显示了伙伴关系的战略性质对SI导致行为改变的程度的积极和高度显著影响(p<0.01)。然而,与我们的预期相反,社会过程取向没有受到显著影响(MODEL_4)。与此相反,可持续性维度似乎具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p<0.05)。就其而言,在MODEL_3中,社会目标定向受到积极影响(p<0.05),但该模型在全球范围内不显著。
结果还表明,友好型制度政治环境与MODEL_2中的全球SI指数显著相关(尽管p<0.1)。这种环境尤其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正如预期的那样,社会事业的合法化水平在MODEL_1和MODEL_2中显示出显著的正系数(p<0.05)。更具体地说,其影响集中在转型影响维度(MODEL_6)。有趣的是,在社会中,正义、宽容、平等、团结等价值观的存在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MODEL_1中p<0.05,MODEL_2中p<0.01)。SI的两个维度受到负面影响:社会过程导向和转型影响(MODEL_4和MODEL_6),正是那些涉及社会过程和关系的维度。在MODEL_2中,普通公民对变革的态度与社会责任感相关(p<0.05),社会目标取向和社会过程取向是受该因素影响的两个社会责任感维度(MODEL_3和MODEL_4)。
最后,还可以观察到,当(1)公共管理部门(MODEL_2、MODEL_4、MODEL-6)促进社会企业发展时,SE中的SI增加;(2) 其活动涉及文化/娱乐(MODEL_1、MODEL_2、MODEL_5、MODEL-6)或环境(MODEL_1、MODEL_2,MODEL_4、MODEL.6);(3) 组织对员工(MODEL_2、MODEL_5)或捐赠者(MODEL_1、MODEL_2和MODEL_6)的责任更大;(4)如果商业活动与社会使命发生冲突,以社会使命为准(MODEL_1、MODEL_2、MODEL_4、MODEL-6)。在“新”创业SE(TYPE)的情况下,社会过程导向也更大。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考察了SE和NPO之间的合作对SE中SI发展的影响,考虑到合作的具体特征以及SI的多维性。总的来说,其结果与最近对社会目的组织(SPO)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相一致,因为实体需要实现社会经济价值创造的新的双重制度逻辑,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资源约束(Weerawardena等人,2021)。SPO正在成为混合型组织,其中涉及更复杂的治理结构。正如Weerawardena等人(2021,p763)假定,“创造双重价值尤其需要SPO与代表社会和商业利益的更广泛利益相关者合作(Weerawardena等人,2010年),这建议产生需要有效管理的适应性紧张关系(Roundy等人,2018年)。
虽然研究采用SE的观点,而Weerawardena等人(2021)专注于非营利SPO,但这两种组织都解决了混合性和新商业模式带来的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Weerawardena等人(2021)指出了四个关键的研究主题:(1)价值创造的扩展轨迹——不仅包括重点企业,还扩展到社会和个人(Sabatier等人,2017);(2) 更加注重复杂性——需要将社会使命与经济重点结合起来(Stevens等人,2015);(3) 更大的制度逻辑复杂性——因为组织必须与具有不同制度逻辑的广泛和多样化的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打交道(Greenwood等人,2011年);(4)混合型组织的需求(Battilana和Lee,2014)。
具体而言,关于这四个主题,结果表明,SE和NPO之间的转型伙伴关系有助于(1)扩大价值创造的重点,以提供针对共同利益和社会影响的解决方案;(2) 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短期和长期视角的整合提供组织条件;(3) 平衡转移制度逻辑源自SE的双重价值焦点(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4)构建与混合实体相关的能力,以实现双重价值创造。更详细地说,研究结果为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贡献。
政策启示
对实践者的影响。研究强调,没有任何类型的伙伴关系必然与SI相关。结果表明,随着合作伙伴在更大程度上共享三种类型的特征,SI的全球指数会增加:(1)它与SE的核心使命和能力更加一致;(2)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参与、沟通和信任;(3)合作伙伴关系导致SE内部发生了变化。这一结果的含义是,人们有兴趣鼓励这三种特征,并且有几种方法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首先,需要制定计划,试图缓和人们对加强合作的认知障碍,尤其是在缺乏员工管理跨部门合作的能力方面。此外,加强协作技能的需要不仅对管理人员而且对决策者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旨在提高创业精神的教育计划应在其教学大纲中包括侧重于提高三个社会部门(价值观、动机、优先事项、语言、法律限制等)知识的能力。
第二,为了提高信任和承诺水平,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都面临着提高对其他合作伙伴/部门的了解的挑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改变他们的先入之见。例如,企业应认识到非营利组织非财务贡献的价值,并保持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从而避免合作风险。从非营利组织的角度来看,促进问责制以及接受基于定量结果的定向管理很重要。还可以通过开展增进相互了解的活动(例如,研讨会、鼓励团体间临时人员流动、个人接触、报告程序)来加强信任气氛。
第三,转型伙伴关系还具有内部变革的特点。为了管理这一变化,SE和非营利组织的高层管理承诺至关重要。诸如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参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失去兴趣或伙伴关系关键发起人的更替等因素是伙伴关系的常见障碍。
转自:“治理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