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博士毕业后的几种出路
2022/10/26 10:40:19 阅读:142 发布者:
2023年起大扩招的第一届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就将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将何去何从,在这里我们不讨论26岁及以内的具有较大年龄优势的博士研究生,也不讨论论文成果特别突出的博士生、更不涉及大牛导师院士导师直接推荐就业的自带“天线” buff的博士生、同样不涉及具有时代红利的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医学、芯片等)。
我们在这里讨论学术背景一般(双非本科出身、硕博双一流)、毕业年龄一般(28岁以上35岁以内)、学术成果一般(3-5篇论文或达到学院学校最低毕业发文要求的)的所谓的“资质平平”的博士研究生的毕业出路,同时结合我这半年以来在某工科二级学院担任副职以来的人事、党建等方面的工作,浅析普通博士的就业出路。
一、留在高等教育界
(1)发达国家刷博后经历履历,获得国外科研“工作”经历。(难度不大)
(2)看个人机遇进入一本高校聘任考核制教师。(难度大)
(3)进入国内欠发达地区普通二本院校,获得事业编制并签订8年及以上的最低服务年限。(难度不大、但是毁约难度大)
(4)进入二三线城市的高等职业院校就业。(难度一般)
(5)进入国内重点高校博士后或师资博士后岗位。(难度大)
二、转入泛体制界
(1)部分年龄符合条件的可以参加定向选调招录(一般博士要求30岁以内,难度很大,博士没有特殊通道,大部分地区定向要和本硕一起参加考试,现在这种形势,没有145分及以上没机会进入面试)
(2)人才引进进入地方事业单位(地方教育、医疗、宣传、党校等)(发达地区和城市竞争激烈)
(3)人才引进进入优势国有和中央企业。(专业不同、难度差异很大)
(4)军队文职和国家各类服务项目(专业不同、机会差异很大)
(5)各级高校辅导员、行政职员、助理实验员等高校行政、服务和后勤岗位。(难度一般、待遇一般)
(6)各类泛体制单位的考试。
三、转入工业界
工业界一般以工科和技术类专业为主,部分民企的管理、经济、马克思需求量也逐年攀升,一般以民企科研和管理岗位为主,外企对博士的需求量比较稳定,竞争难度较大。
四、转入新兴行业
网红、脱口秀演员等各类新兴行业已经涌入了各类的高学历人员,一般在新兴行业初期发展阶段,往往具备超高的营利性,收入水平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甚至具有“投机一次、收益一生”的物质收入水平,能够吸引部分高学历人员加入其中,但是到中后期可能会因为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而待遇快速下滑。
五、“灵活就业”
部分专业就业难度极大,博士毕业也很难就业。
来源于:知乎用户绿灯通过
转自:“学术后浪之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