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与新生:新非暴力武术神话——西斯特.韦茨勒武术神话类型研究(四)
2022/10/26 10:24:22 阅读:125 发布者:
韦茨勒将武术神话第五种类型称为“新非暴力”武术神话(Neo-myths of non-violence)。他认为传统武术好斗优越感的叙述不能再作为他们实践的合法化而服务,这是许多武术的转变过程——已经把哲学、深奥或健康问题放在关注的中心。这些转变是“通过对神话叙述的构建和改编来实现的”(This is done by the construction and adaption of mythic narrations.)。比如这些新非暴力神话,“可能将身体锻炼和非战斗性理想之间的联系投射到遥远的过去,并将它们与宗教实践联系起来——然后我们被告知,达摩将武术作为冥想练习带到了中国,太极拳作为健身操已经练习了几个世纪,日本剑术与禅宗有着内在的联系,等等”。
可见,韦茨勒对武术的侧重,在于“格斗”、“暴力”,尤其是传统武术。同时,他认为武术也是发展变化的,到如今,通过神话叙述的构建和改编,武术的侧重在于“非暴力”的哲学、深奥或健康问题了。不管是以前的传统武术的“格斗”、“暴力”,还是当今“哲学、深奥或健康”的非暴力,神话叙述在其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传统武术在神话叙述的宣传、构建下有着“来源清楚、行动合法化、缓解暴力不安的门派”等功能,尤其是可以“刀枪不入”。当今社会的发展,武术也可以与时俱进,在神话叙述的构建和改变下,转变到非暴力的哲学或健康问题。
新非暴力武术神话提出的依据,还得再提韦茨勒关于武术神话是宗教叙事的论述。也即,信仰,相信——可以“刀枪不入”。除此之外,我们发现,韦茨勒对“新”,有着重要的学理依据。那就是他引用了著名神话研究者汉斯.布鲁门伯格(Hans Blumenberg, 1920—1996)的论述。汉斯.布鲁门伯格著有《神话研究》,“神话为人类的行为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神话之所以不朽,正是因为每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通过某些先驱的事迹为自己找到行为的合法性”(有着他的前辈卡希尔的影子——神话并不仅仅属于“亚当”、“夏娃”、“伊利亚特”、“西西弗斯”,它也会随着时代变迁,演绎出一张现代面孔)。
这也可以看出,韦茨勒是重视武术神话的,而且,他的武术神话的研究在德国是有着比较深厚的神话研究传统的。我们就不难理解韦茨勒在结论中的论述了:“通过神话般的叙述来解释和合法化他们自己的形式和动作的倾向似乎是武术所固有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神话不仅仅是谎言或荒诞的故事,人们必须留下它们来发展对武术的真正理解”。所以,韦茨勒最后指出:
一旦我们确定了武术的神话,它们就可以以两种方式结出果实:对学者来说,它们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在他们各自的体系中,神话并不构建“逻辑解释,而是象征意义”。它们定义了动作的界限,训练方法和战术,形成了自我形象,并使人们能够处理暴力现象。对于知情的实践者来说,武术训练成为了布卢门伯格(1985)意义上的“神话研究”。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这种“神话研究”,它就不可能完全探索一门武术的(身体和非身体)维度。
武术神话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说得真好!
武术神话,不朽与新生。
转自:“体育学术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