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武术神话:天下无敌————西斯特.韦茨勒武术神话类型研究(三)
2022/10/26 10:23:24 阅读:141 发布者:
韦茨勒第三种武术神话类型,我们在《象形拳神话:超越人性——西斯特.韦茨勒武术神话类型研究(一)》中将它翻译为“量子武术神话”。现在看来这种译法似乎不妥。
韦茨勒第三种武术神话的原文的小标题是“Geometrical foundation”,直译的话可以是“基于几何学原理”的武术神话。他指出,该武术神话类型的基础是基于几何学原理,认为“通过将格斗技巧与抽象的数学原理联系起来,武术保证了他们的技巧是‘正确的’。当这些武术是形而上学、自然哲学思想的一个更大的意识形态背景的一部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世界观时,情况就更是如此了”。此种核心可以理解为相信,更应该是信仰有一个几何学原理指导下的武术格斗能所向披靡。他指出直推力必须是首选的攻击技术,因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是直线,因此推力是最快的攻击。比如,现代奥运会重剑和花剑以及李小龙的截拳道的概念,都是受其影响。
这个抽象的几何学原理最佳应用出现,是在17世纪的吉拉德·西保尔特(Girard Thibault)于1628年完成的《剑击学》中:“在此原理下的击剑是融“真实的”、“正确的”和“美丽的”为一体——基于一个神秘的圆圈”。吉拉德·西保尔特(Girard Thibault)认为这个神秘的圆圈令人迷惑复杂,击剑运动如果根据这个神秘的圆圈来理解以及行动,那就等于天下无敌了(The ‘mysterious circle’ the title speaks of is puzzling complexity. According to Thibault, understanding of and moving according to this circle equals invincibility)。正是基于这个圆圈的神秘,我们将韦茨勒的第三种武术神话类型翻译为量子武术神话。因为量子不也是可以理解为一种最小的圆圈吗?更何况量子也是十分神秘诡异(叠加、纠缠、退相干、隧穿等)。当然,韦茨勒还有菲律宾武术中基于几何学原理的武术神话:“菲律宾剑战系统的特级大师利奥·加杰用一张图表解释了他的武术的几何基础:根据Gaje的说法,几何原理的基础负责他的系统的功能——因为我们遵循几何方程的原理,我们有一个不可抵挡的系统(a system of non-counterability)”
但是,从韦茨勒将武术神话分为创拳人武术神话、象形拳武术神话以及后面的刀枪不入武术神话和新非暴力武术神话的逻辑来看,第一种是关于人,崇拜人的武术神话,第二种是关于动物,崇拜动物的武术神话,第四种是对第一种崇拜人的创拳人的放大版的集体性质的武术神话。那么,第三种类型分为自然界非生命的武术神话,与其他类型没有交叉,都是以宗教般信仰为标准,所以也是有道理的。而如果仅仅基于韦茨勒说到的“圆圈”和“神秘”将其翻译为量子武术神话,应该是超出韦茨勒的本意比较远了。特别是对于翻译的“推手”理论来说,中国武术中的“神秘的”、“圆圈”的内涵没有包括进来的翻译,是不妥的。
中国武术中的“圆圈”、“神秘”我们自然想到太极拳的运动了。太极拳追求的“圆圈”,主要在于道家金丹的关联。在菲利普斯描述中,通过排空入境,反向越界生成金丹,是可以刀枪不入,接触金丹会莫名其妙地感觉到十分强大——神秘、圆圈、刀枪不入。而且,中国道家的金丹神话早就传播到了欧洲。那就是由享有盛誉的心理学家瑞士的荣格和德国的卫礼贤翻译、介绍到欧洲的中国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荣格和卫礼贤将其翻译为《金花的秘密》,正如该书中的精华——插图表达的就是一个神秘的圆圈(金丹)。所以,我们觉得将韦茨勒第三种武术神话类型翻译为金花武术神话是比较合适的。
转自:“体育学术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