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义和团运动迫使陈氏太极拳远离张三丰?————从菲利普斯武术神话研究出发(四)

2022/10/26 10:20:49  阅读:173 发布者:

    菲利普斯在《道教研究》发表的文章《张三丰之谜:太极拳与仪式戏剧》中提出了一个恐怕是绝大多数陈氏太极拳者不认同的看法。他认为陈氏太极拳是一种仪式性戏剧性表演(哑剧),尤其是这个仪式戏剧表演的故事还是夜梦玄帝授拳阙明杀敌百余的张三丰内家神话故事,而且篇幅不小。作为武术,陈氏太极拳要与道家神仙张三丰勾连在一起,自然是因为道家的金丹。因为通过排空而反向越界形成的金丹,可以产生一种躯体幻觉。因而一方面金丹者产生奇异技能如神写、刀枪不入之类。另外一方面,触碰到这种金丹之身的人会失去平衡误以为金丹者十分强大——发生所谓太极拳“触电”现象。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当今陈氏太极拳几乎都将陈王庭而非张三丰作为自己的灵魂之祖。其中原因除了以上的金丹,以及大家知道的有唐豪当年对张三丰神话的极力批判,且得到官方认可(道格拉斯.怀尔指出的那样,内家神话张三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下的陈氏太极拳不能容忍道家神仙张三丰,只能推崇历史人物陈王庭)。菲利普斯在该文中也有此历史的论述。同时,菲利普斯在该文中还指出了大家不知道的原因——义和团运动。

    菲利普斯指出,“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武术家发明了精武作为一种策略,以抵御改革者的挑战,他们认为武术迷信、落后,充满了戏剧欺骗。中国宗教的主要场所是国家、寺庙、节日和身体。在义和团运动(1898-1901)之后,现代化运动袭击了这四个方面”,因为“在义和团运动之前,武术、戏剧和宗教领域是综合系统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义和团运动使得武术与戏剧、宗教分离,或者将武术中的戏剧性、宗教性去掉。也即唐豪后来大张旗鼓地武术去神话化运动,认为张三丰、达摩之类的武术神话是毒草。这也是20世纪初中国精武会成立的重要理由——“目的是消除武术的戏剧性和宗教性”(the goal of ridding martial arts of theatricality and religion)。要消除武术的戏剧性和宗教性的,自然是上文提到的意识形态使然。

    但是,菲利普斯指出,在义和团运动之前中国武术以戏剧形式表演非常普遍,认为以戏剧表演武术很古老,具有巨大的心理、教育、社会甚至格斗技能优势。他借用著名武术研究者Meir Shahar(夏维明)的话认为在戏剧中出现的中国武术可能是围绕刀枪不入的概念构建的,而金丹就是一种独特的刀枪不入的训练。

    可见,义和团运动不仅仅是一个重要节点性的社会历史事件,更是一个重要节点性的武术事件。显然,成为重要节点的重要原因在于里面的“刀枪不入”造成的巨大杀伤力,而且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政府有着“心有余悸”的影响。那些在戏剧、宗教、武术综合影响下的下层阶级中的文盲半文盲,对当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民族造成的综合危机给予了毁灭性的回应,尤其是摇摇欲坠的晚清政府更堪。

    义和团运动迫使陈氏太极拳远离张三丰只是在政治层面上(正如菲利普斯该文认为的“当代的陈氏太极者要么不认识或忽略它”),而实际上的习练中仍然有张三丰,而且必须有道家神仙张三丰的金丹(戚继光借胆),否则不能够成其为太极拳。所以才有了道格拉斯.怀尔说到的新张三丰主义者。也正是菲利普斯在该文中说到的,“这些支持和反对张三丰的不同声音,继续成为中国国内外围绕道教和武术的政治辩论的一部分”(See Docherty 1997; Favraud 2008; Henning 1999; Hsu 1998; Wile 2007; Wong1993.)。

转自:体育学术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