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groupwork?顾名思义,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旨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锻炼的不仅是大家的学术研究能力,还有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领导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给一个课题,通过小组课上讨论以及与老师沟通方案,准备PPT以及Presntation,最后打分计入总成绩的形式。
小组作业和其他作业不同,其他的你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但是Group Work...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你能组到什么样的队友,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是随机匹配的,有时候比玩游戏随机匹配的队友还要离谱....大多时候,以为自己找到个外国队友是抱紧了大腿,结果却发现,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想要搞定Groupwork,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团队间的完美配合。今天,小青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才能高效愉快地完成Groupwork~
1
初始熟悉阶段
就Group work来说,只有成员间相互熟悉才能在执行任务时建立默契、互相帮助。
因此,建议大家开始Group work的第一步就是和团队成员快速熟悉起来。大家不妨可以从自我介绍以及沟通各自对于学科的理解开始,将“尴尬”的气氛快速缓解,让整体的相处和睦起来。
熟悉团队成员之余,我们也要在这个阶段,熟悉Group work本身,并共同明确以下几个内容:
你们需要一起完成的作业是什么?例如是一份报告?一份设计?一篇论文?还是一次演讲?只有明确了具象的要求,大家才能将任务拆解量化,确保分工合理、明确。
组建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规划,这里的时间规划既包含完成作业的时间节点,也包含大家就完成作业所需时间达成的一个共识。
2
计划和分工阶段
大家互相熟悉并且对Group work有了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共识以后,接下来就进入了作业的计划和分工阶段。
有些学生可能理解理论。或者有很多工作经验。或者写作能力好,第一次小组会议可以找出每个人的优势,合理分工,尽量安排每个成员做他们最擅长的部分,这样每个成员都能发光。
在这个阶段,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做出以下决策:
将整体的Group work按照任务进行量化拆解
按小组成员人数,将任务分配,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获得几近平等的工作量
按照Group work的时间节点进行倒推,制定出一个详细的项目进度时间表,并且严格按照进度时间表完成任务及验收
明确小组成员负责的事项,建立小组奖励机制,保证每个组员都有事可做。处在领导地位的组员要统筹安排活动的分时间段进行,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直至完成。
3
执行阶段
成员之间的要多加沟通,有任何问题要第一时间沟通处理,将自己负责的事项通过开会形式分发给各位组员,相互指正改进。
4
完成阶段
项目进入尾声时,通常也是Group work最关键的阶段。这个时候大家需要将各自完成的部分进行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建议在项目合成阶段,大家对小组进行一个重新分工,并且对合成的最终作业重新制定一个完成的计划表。
这样,大家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优势,负责文字整体、排版、美化等不同的工作。
5
个人建议
不要嘲笑同组成员提出的任何问题,要注意并逐一分析所有意见。
当你遇到一个无能为力的成员时,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教授报告,并要求更改小组或小组成员。因为在教授看来,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它都会降低你在他心中的印象,而最直接的印象是影响你通常的分数。处理严重拖延的方法可以是私下预约或电话沟通,让他明白他的行为会让其他小组成员失望,同时使用备用计划,必要时完成小组其他成员的工作分配,只要小组贡献最终向教授解释情况。
转自:“青藤学术辅导”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