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肿瘤肝体积:有效的大肝癌术后预测指标文章导读
2022/10/25 11:02:02 阅读:184 发布者:
文章导读
肝细胞癌 (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多种治疗方法中,肝切除术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HCC根治术后预后仍较差,5 年复发率高达65-70%。针对不用预后的病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HCC预后,因此对病人预后的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收集198例在厦门大学中山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的68名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队列(图1)。
图1 研究流程图
我们认为非肿瘤肝体积(non-TLV) 能够间接反应影响预后的两个重要因素:肿瘤恶性程度和基础肝脏状况。研究发现将non-TLV与肝功能吲哚菁绿实验(ICG)相结合的non-TLV/ICG 值能够一定程度预测HCC 患者的预后(图2)
图2 non-TLV/ICG对HCC病人术后OS(A)和DFS(B)预测的ROC曲线
研究发现:较高的 HBV-DNA 水平、较低的non-TLV/ICG值、合并血管侵犯以及较差的肿瘤病理分级为HCC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预测的术后 5 年生存率(OS)和 无瘤生存率(DFS)在内部以及外部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 OS 和 DFS 的C-index值在训练队列中分别为 0.812 和 0.823,在内部验证队列中分别为 0.821 和 0.846,在外部验证队列中分别为 0.724 和 0.755。通过时间相关性ROC曲线对比,研究模型在1,3,5年的OS与DFS上的预测能力优于HCC分期(图3)。
图3 术后预测模型预测能力优于HCC分期
结论展望
non-TLV/ICG 值在术前预测能力方面表现良好,结合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可提高对大肝癌R0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准确性。
本文“Value of Non-tumoral Liver Volume in the Prognosis of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R0 Resection”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DOI:10.14218/JCTH.2022.00170
转自:“华誉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