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香港中文大学换校徽
2022/10/25 9:49:26 阅读:239 发布者: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改校徽,并推出新标语。
新校徽为令校徽中的“凤”形态更清晰灵动,因此不再沿用原有设计中的分割用色,而新校徽设计分为正式和简化版,正式版会用于毕业证书等官方文件,简化版就没有校训“博文约礼”四字,供社交平台等日常应用。
今次是中大第四次更新校徽。中大指新校徽更新了整个视觉形象设计,反映大学不断求进,整体设计亦更见时尚简约,而新推出的标语“凝聚、缔造无限”,希望点出中大是精英凝聚智慧、共同发挥潜能之地,也是贡献才华、服务社会的启蒙之地。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或“中大”(CUHK),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在 2023 QS 世界大学排名第 38 名;2023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 45 名;2023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82 名;2022软科世界大学排名第 101 名。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生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港中大(深圳)成立。
作为香港乃至亚洲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港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林语堂、高锟、饶宗颐、杨振宁、余光中、莫里斯、姚期智、蒙代尔、卢煜明、杨伟豪等一批学者,培养了以数学家丘成桐、史学家余英时、遗传学家徐立之、银行家郑海泉和十五位罗德学者等为代表的各界人才。
转自:“环球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