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全国最“穷”的211大学,其实特别牛

2022/10/24 14:24:41  阅读:362 发布者:

前几天,西北大学度过了自己的120岁生日。

直到现在,很多人提起西北大学,首先想到的还是去年10月,西北大学校友会发布的捐赠倡议:希望每月69日,校友、老师可以捐一杯奶茶钱(11.9元),在校学生也可以把一杯豆浆的钱(1.19元)节省下来支持母校的发展。

从此,西北大学就成了“最穷211高校”。

可惜,人们只看到了西北大学的“穷”,却没有看到它的“强”与“富”。

01. “中华石油英才之母”

说到西北大学的强势专业,必须先讲的,一定是地质学。

西北大学的地质学,是我国设立最早的地质学系之一。据传,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15个石油勘探局一度有13个局的局长或总地质师出于此。因此,西北大学又有“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的美誉。

学科的强劲,反映在学术的排名上。地质学不仅入选了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还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和地质学同样强势的,是它的考古专业。

“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在这样的学科定位下,考古专业为国家培养出了无数的人才。在我国的文物保护领域,每两个从业者就有一个出自西北大学。

在今年学科评级中,我国唯二评为A+的考古专业,除了北大,就是西北大学。

除此之外,西北大学共有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基地专业实行“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培养”,10个学科进入全球1%

这样的实力,谁能说它不强大?

02.穷自己,富教育

西北大学是穷,穷得全国皆知。

但西北大学对学生却十分大方。

有学生说,宿舍环境不好。那就开始翻新,单间浴室立即安排。

有人反馈,教学楼设施老旧,加热很慢。那就找人更替,立马换上即热式龙头。

再穷不能穷学生,这是西北大学建校后,一直以来的坚持与底线。

这样的结果,是西北大学人才辈出。

著名作家贾平凹、迟子建,著名物理学家侯伯宇,经济学家张维迎、刘世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都毕业于西北大学。

这样的西北大学,又有谁能说它不富有?

近年来,西北大学又在持续发力。

一方面聘请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入选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一方面积极对外交流,与近30个国家及地区的1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会议。

如今,在西北大学,人们能看到的不仅仅西北人精神的富有和富足,更是高校的坚守与坚持。

转自:AEIC学术交流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