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嫦娥五号月壤矿物中存在高含量的水!
2022/9/21 18:19:58 阅读:252 发布者:
1
我国科学家发现嫦娥五号月壤矿物中存在高含量的水
【导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了研究,发现嫦娥五号矿物表层中存在大量的太阳风成因水,并结合透射电镜与能谱分析,揭示了太阳风成因水的形成和保存主要受矿物的暴露时间、晶体结构和成分等影响。该研究证实了月表矿物是水的重要“储库”,为月表中纬度地区水的分布提供了重要参考。上述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
遥感探测发现月表普遍存在水,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样品分析证据,月表水的成因和分布一直存在争议。同时,目前对月表不同矿物中太阳风成因水的形成和保存特征认识不足,还需要结合月球样品开展深入分析。
嫦娥五号任务从月球风暴洋东北部(43.06°N, 51.92°W)采集了1.731 kg月壤样品,该采样点纬度高于以往Apollo和Luna任务的采样点。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嫦娥五号样品年龄约为20亿年,是目前获得的最年轻的月球样品。由于采样位置和形成年龄独,该样品为探究月表水的含量和分布提供了全新窗口。
科研人员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的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矿物开展研究,分析了不同矿物中水的成因、含量与赋存状态,由此评估嫦娥五号月壤的水含量以及月表中纬度地区的水分布。并估算了嫦娥五号地区月壤中的太阳风成因水含量至少为170ppm,这一数值显著高于月球内部水。因此,该研究认为,太阳风质子注入是嫦娥五号任务地区月壤中水的主要来源。
同时,嫦娥五号月壤成熟度分析指示了其相对不成熟的特征,考虑到遥感探测发现的月表中纬度地区太阳风成因水与月壤成熟度呈正相关关系,该研究表明在月表中纬度地区,如风暴洋北部和雨海盆地,其月壤成熟度与嫦娥五号地区相似,可能存在近似含量的太阳风成因水;而风暴洋西北侧的高地地区月壤相对成熟,该地区月壤中可能存在更高含量的太阳风成因水。
该研究为未来月表水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太阳系无大气天体(如水星、小行星)太阳风成因水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_ | _ | _ | _ |
论文信息: 标题:Chang’E-5 samples reveal high water content in lunar minerals 出版信息:Nature Communications,10 September 2022 DOI:10.1038/s41467-022-33095-1 |
_ | _ |
2
科研人员利用花粉作为农药载体开拓蔬菜病害绿色防控新途径
【导读】
近日,中国农科院蔬菜病害防控创新团队在利用农药控释载体创新蔬菜病害绿色防控新途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农药控释制剂以其活性成分的可控释放和低环境风险而成为了目前农药制剂研究人员的热门研究领域,而制剂中的载体则是影响制剂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商用的农药载体通常由合成材料制成,如石油基聚合物,包括聚砜、聚氨酯和聚苯乙烯等。虽然这些合成材料的理化性质可以精细地进行人工调控,但其中大多数很难在环境中降解。此外,农药装载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这也会增加环境风险。
本研究以油菜花粉作为原材料,利用化学工程学的方法将其中的孢粉素成分加工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控释载体,并成功研制了一种铜基杀菌剂。事实上孢粉素被认为是是植物界最坚韧的材料并且具有较强的化学惰性,难以加工。本文的亮点之一在于作者通过简单的氧化处理,就可以将由油菜孢粉素材料分解成纳米和微米颗粒,同时赋予其表面大量带电荷的功能基团。
研究人员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Boehm滴定法对孢粉素的表面化学进行了表征。由于电荷效应,由此产生的超细孢粉素颗粒(USPs)显示出良好的载铜(II)能力。此外,铜(II)-孢粉素复合物(Cu-USPs)可以pH响应性的方式将铜离子释放处理,这种方式对黄瓜细菌性茎软腐病致病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表现出了显著的抑菌活性。
总的来说,本论文为开发用于农药精准递送的孢粉素载体材料奠定了基础,也为绿色农药制剂创制提供了创新思路。
_ | _ | _ | _ |
论文信息: 标题:Fabrication of ultrafine sporopollenin particles and its application as pesticide carrier 出版信息:Applied Materials Today,06 April 2022 DOI:10.1016/j.apmt.2022.101454 |
转自:“科研之友 ScholarMat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