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老记者:采访不到现场,为什么写不出好稿子
2022/9/21 16:52:54 阅读:198 发布者:
这篇稿子让我坚定了“采写必到现场”的理念
陈 龙
《老记说事》公号9月9日新开辟的《在网络时代,记者还要不要实地采访?》的讨论很好!在当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我从事新闻工作有20多年了,采访、写稿、上夜班是“家常便饭”。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记者不到现场采访,是写不出好稿子的。
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篇介绍扎根山村女教师的报道,自感“写得不错”,但到了主编那里提了几个问题却让我汗颜。
主编说,稿子里写的这位女教师的教龄有出入,你再查一查;你写“她经常晚上不吃饭给学生批改作业一直到深夜……”这恐怕不大准确吧!第4短段写“她把孩子交给了母亲,自己坚持在山村教书,一连几个月不回家……”这写得有点不近人情吧!哪有妈妈不疼孩子的?主编还说了几个问题,我连连说,我再改改,再改改。
从主编那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仔细看了几遍稿子发现,原来主编提的那几个问题,恰是我从网上得来的材料。当时我觉得这些材料“感人”“不错”,就直接引用了。难怪主编好一通向我发问、质疑。
这篇稿子给我的教训很深,当一名记者怎么把“采写必到现场”的理念丢了呢?从那以后,我每次接受采写任务,总是提醒自己:到现场去采访,到现场去感受,到现场把事实搞清楚。
现在网络发达了,从网上可以“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这对于我们记者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采访之前可以在网上搜一搜相关资料,这比跑图书馆找资料快捷方便多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仅凭这些是不能写稿子的。因为在真实性、准确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核实。
新闻作品贵在真实、准确、生动。要做到这些,只有到现场采访,与受访者近距离接触。现在有些记者疏于到现场采访,即使到了现场也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这是万万不行的。在这方面,我有教训,而且是深刻的教训。
“采写必到现场”,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我们媒体人务必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作者为湖北媒体人)
来源:老纪说事
转自:“传媒见闻”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