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敢于报道老百姓想看的新闻:到一线、循规律、出佳作

2022/9/9 14:08:50  阅读:151 发布者:

来源:范颖  湖北日报客户端利川频道 

“看看今天的演讲题目——‘做勇于担当,善于传播的新闻人’,你认为我会讲什么?”830日下午,在利川市融媒体中心的策划调度指挥部会议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赵振宇教授用一个提问开启了当天的讲座。

赵振宇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智库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别出心裁的提问让回答者再次确认了问题才回答 “勇于就是敢于报道老百姓想看的新闻,善于就是能够灵活运用新闻传播的各种方法。”

“答得非常好!勇于是信念初心的再现,而善于则是科学方法的坚守。”赵振宇教授指出“学习”首先要 “学问”,因此整场讲座都在“问与答”的思辨中进行。

“时”与“空”

“如果分别用一个词代替 ‘别人’和‘前人’,你会用什么词?”赵振宇抛出下一个问题。他解释道,别人是一个空间性的概念,前人则是时间性的概念。

赵振宇讲道作为新闻人最需要关注的就是“时间”和“空间”,任何新闻都离不开这两种元素。新闻的选题自于现实生活,新闻人要时时刻刻观察生活,不仅要记录自己所见所闻,而且要融入自己所思所想。

随后,赵教授讲述了自己提出“时间文明”概念的故事。因为留心到“武汉市多个公共场所存在时钟不准或停走”的问题,他在2014年武汉“两会”期间提出重视“时间文明”的建议,号召人们“识时、守时、准时、惜时”。提议很快得到响应,武汉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发文,在全市开展时间文明活动。新华社发通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予以报道和评论。

赵振宇接着讲,在今天形势下,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并学会回顾和反思。社会发展的道路上问题矛盾从不会缺席,要不断发现和解决,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

到一线、循规律、出佳作

“这个图片你们认为有问题吗?”赵振宇放出一张自己拍摄的大众车尾部的照片,向现场听众提问。

“没有问题啊,就是一张大众车的照片。”“有问题,车牌号体现不全。”……正当现场争论不休时,赵振宇放出另外一张照片,同一辆车但是显示的车牌号完全不一样。“其实照片本身没有错,只是从不同角度拍出来展示的内容不同,同样,新闻报道也是如此。”他解释道。

“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新闻报道应该怎么做?”问题提毕,赵振宇为大家分享了《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宣讲应当入心入脑》。“宣讲人员首先自已要吃透报告精神、领会精髓要义。宣讲方式上多下功夫、力求新意,多讲故事多举事例,把‘陈情’与‘说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听着提神’的宣讲效果。”他引用评论文章的话告诉大家,这些观点在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新闻报道特别是报告宣讲中同样适用。

接下来,赵振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要按新闻规律办事,提高传播力和引导力。他认为锻造全媒型专家型人才,不但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还要到一线、循规律、出佳作,以新闻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故事,以新闻的视角和手段描述和评论故事,以新闻的威力和魅力促使故事在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

“事”与“势”

新闻媒体的报道要做很多事,但是,在讨论研究和策划实践这些事情中,不能只顾一地之域、一时之间、一事之限而谋事,只从某一具体事情入手而忘了大局,只谈事情现象而忘了抓住事物的本质。

讲座中,赵振宇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和2013年发表的讲话后,提出要认识和把握好“势”与“事”的辩证关系,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更需要就“势”论事,据“势”行事,以事成“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而就“势” 论事、以事成“势”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积小事成大事,聚大事成气势;二是选择那些能够在全局和时段内最快、最好达此目标的事情而为;三是把握好“行事”的“时度效”。

 

作为“利川市候鸟人才特殊贡献奖”的获得者,赵振宇对利川发展之道颇有建树。讲座中,他与在场人员深入讨论了如何讲好利川故事。早在2013年第一次应邀到利川、苏马荡游览时,赵振宇就提出过“谋道”品牌的发展,预言“凉城利川”将会以“谋道”和“苏马荡”等名片走向沪杭,走遍全国,走向全球。谋道历史文化悠久,古称磨刀溪。有“大丈夫磨刀陲宇宙,士君子谋道辩古今”一说。时隔十年,赵振宇再次提出“谋道”品牌建设,建议创办“谋道”论坛,打造继博鳌、乌镇后打造的第三个国际会议中心。同时,他提出领导干部不仅要与群众共苦更要与他们同甘,建议领导干部多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与他们一起分享辛勤劳动后的快乐、共同感受幸福生活。

最后,赵振宇赠予在场听众新闻工作“十字真谛”:“因为……所以……;例如……”、“ 时 空”、“ 事 势”。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听完赵教授的讲座真的获益匪浅,也算是圆了我当年没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梦啦!”利川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牟冬萍听完赵教授的讲座分外激动。

转自:“传媒见闻”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