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姐记忆面包071——平台垄断与技术非中立

2022/9/5 8:43:25  阅读:199 发布者:

延伸与截除:智力领域的“数字分化”

人工智能在社会的广泛运用,也会相应地产生等级秩序。除了技术拥有者和缺乏者之间的分化之外,更在于智力领域的“数字分化”。人类社会内部少数学握操作人工智能与时俱进者之外,其余大部分人的思维和智力面临退化。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延伸,而延伸意味着截除。技术虽然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也有可能使我们某一方面的思维更加退化。

重视“技术归化”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隐忧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它的运用。人类社会从来都是与技术的演变协同发展,人类的定义便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因此技术的发展和赛博格时代的到来,不会泯灭人性,因为人从一开始便是“赛博格”的。

重视网络工具的"技术归化”。对于高风险社会而言,“技术归化”是社会治理的必要环节。一般认为,各种新技术必须得到转化,使其从陌生、可能有危险的东西转变成为能够融入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的驯化之物。而技术归化实际上是对技术应用所进行的社会选择过程,表现在网络发展进程中则是对网络工具的社会选择和引领作用。通过网络技术归化,将会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虚拟实践方式。

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

人工智能不具有可以和外部世界有机交换的身体,它只能进行抽象的运算,而不能面对复杂的外部世界或需要人际交往的人类世界,所以说在很多方面它并不具备替代或者超越人类的可能。而它不能超越人类的地方,恰恰是所谓人文性所在。

人工智能真正可担忧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使用上的失控。我们之所以担忧它会失控,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有主体性,而是担忧人类作为主体不能控制自己的创造物。

灵韵: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 提出的“灵韵”(Aura)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表明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艺术品也进入“技术复制时代”,其后果便是艺术品原创性的消失,而用铺天盖地的复制品取代了最初的原作模型;另一方面,复制导致艺术品中介于艺术家与现实真实之间的神秘感消失了,这在本雅明看来,也就是让艺术品独一无二的品质丧失了。在艺术发展的脉络上,“灵韵”概念的提出,实际上也预示着在数码复制时期理解艺术品的一种新型模式。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