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新闻

2022/9/2 14:21:38  阅读:221 发布者:

过去的新闻

在一个出版自由的地方,人人可以阅读,一切都是安全的。

——托马斯·杰斐逊

现在的新闻

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传播和信息体系……显然是把受众主要当作消费者对待……在这一过程中,该体系把受众的其他身份——特别是公民这一身份——边缘化或取代了。

——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彼得·戈尔丁(Peter Golding

未来的新闻

……十几岁孩子中,超过一半曾自己制作过媒体内容,而在十几岁的网民中,大约三分之一分享过自己制作的内容。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正在积极参与我们所称的“参与式文化”。“参与式文化”指门槛相对较低的艺术表达与公民参与……

——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

杰斐逊可能无法想象现如今美国新闻媒体的状况。他可能会愿意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参与信息制作,而不愿意被动接受媒体传播。正如资深记者沃尔特·平卡斯所言:

今天,主流印刷和电子媒体想要保持中立,展现涉事各方的观点,仿佛自己是一场“比赛”的裁判。在这样的“比赛”中,只有选手——政府与政府的对手——可以参加。媒体已经愈发成为其他人思想与观点的载体和传送者,不顾其重要性、相关度,有时甚至都不顾准确性。[1]

事实上,作为一个有洞察力的观察者,杰斐逊可能会注意到,在美国至少有两种重要的公共信息模式在发挥作用。旧的新闻模式日渐式微,原因有二:一是它的商业模式垮塌。第二个原因与第一个相关,因为许多人不再信任旧的新闻模式生产出的产品,或觉得与自己无关。在新模式中,互动和社交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培养了网络受众,他们参与分享甚至生产内容。[2]在选举和网根(netroots)运动中,以及那些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疯传的高度党派化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二种模式的重要性。在许多其他信息领域,从政治和商业信息到大英百科全书以及维基百科这样的参考文献信息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两种模式的痕迹。

旧的媒体消亡,会有不伦不类的实验品来填充它们的位置。当然,问题是,这些替代品是否有足以支撑自己发展的商业模式和产品质量。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当今那些实验的问题:一个风险投资人去参加一场报告会,整个会议死气沉沉,对方代表来自一家半死不活的报纸,他们的建议是报纸要登载“更多宠物和爱侣的照片”。这位投资者越听越担心,因为没有人提新闻的事情。他意识到,在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报纸的大幅收益在某种程度上支撑着高质量的政治报道。这种商业利润补给公共产品的做法的确不多见,而现在,随着上市公司收购新闻媒体并榨干最后一滴利润,已经没有公司还会这么做了。这位投资人突然间想明白了:

此时,我灵光一现,一下子想明白了,或许作为公共服务的新闻业……就如同国防、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一样属于公共产品……如果任其自便,市场力量就无法足量生产这种产品。[3]

明白这一点之后,这位投资人帮助创办了《得克萨斯论坛报》,这是一家致力于调查性报道的网络报纸(www.texastribune.org)。该报把自己的使命描述为“非营利、非党派的公共媒体组织,致力于促进公民对公共政策、政治、政府以及其他州内事务的关注与参与……”[4]除了非营利,公民参与这一目标也与美国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新闻模式相去甚远。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办报宗旨中,我们看不到这样的核心原则。本章“案例研究”将探讨这种旨在重塑新闻的实验做法。但是,这些尝试都面临一个问题,即通过私人慈善和基金会操作,作为一种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或可行性。

除了将新闻的焦点转向调查性报道与公民参与,《得克萨斯论坛报》还率先推出了互动数据库,使公众可以直接获取公共记录。这种做法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兴趣,许多受众订阅《得克萨斯论坛报》不是为了浏览新闻或是博客,而是为了访问它的互动数据库。由于技术的发展,公众可以直接获取自己所关心问题的答案,如官员的薪水、竞选捐献的来源、学校排名、交通罚单的数额等。[5]事实上,2010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40%的成年互联网使用者曾经查询过政府开支的数据。[6]

如果公民自己能够成为记者,提问与个人相关的问题并通过简单的数据库界面寻找答案,那未来的公众会具有怎样的本质属性呢?或许在脸书和推特等社交媒体的帮助下,人们能够分享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采取行动,从而培育大量更为积极的公众,媲美传统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公众的声音也很有可能被碎片化,成为孤立的利益群体,他们的声音很难被听见。无论传统新闻模式及其把关行为结局如何,目前的信息环境就是不同信息流的大融合。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