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校女博士:农村老人多元困境,看不到边际

2022/9/2 9:02:19  阅读:295 发布者:

来源:知网、百度文库、新闻、豆丁网

43岁的仇凤仙是安徽师范大学的一名社会学副教授,今年4月出版了新书《倾听暮年: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书里的二十三万字,是仇凤仙基于安徽李村70个家庭、100多位老人做的田野调查,也是她的博士论文。该项调查研究以李村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日常生活的理论视角,从李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切入,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来观察和分析农村老人如何主动建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生活理性来适应变迁的社会,寻求生活的意义,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

在《农村贫困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代际冲突分析——皖北李村调查研究》这篇论文中,非常直白且透彻的揭露了一些社会现状,以婚事为例:

仇博士也以自己为例,揭示到了适龄还没结婚,在农村会是个怎样的处境。在没结婚之前害怕回家,担心周遭人的说三道四和背后议论,虽然工作上觉得自己是个还可以的人,但回到农村,大家的评价就只是还没结婚,无形中带来了莫大压力,不过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父母的压力,毕竟给孩子结婚是中国农村父母的任务和宿命。结婚之后,虽然不再害怕回家了,但也要面对村里人的攀比,村里人都想了解这家的女儿都读了博士,究竟能拿多少彩礼,实际上就是一种攀比之心在作祟,但这些在当下生活中都无法避免。

在《多元困境中的农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分析——以安徽李村调查研究为例》这篇论文中,举了一些案例来揭示农村老人的经济生活现状。

同时,仇凤仙博士也对此困境进行了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收入单薄,子女收入也不是很高,他们的晚年面临着多元困境。在实际生活中,农民是遭受苦难最深重的人群之一,工资低,待遇差,做着又脏又累的工作,没有保险,为儿女的教育和婚姻发愁,为自己一家的生计和养老发愁,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状。

由农村老人面临的困境不由得联想到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一个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视频的主旨在于和自己和解,但我们可以从这个视频的背后看到传统的中国农村现象和广大中国农民的缩影,有关医疗、教育的数个尖锐的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落后问题。

在这则视频里,讲述了二舅苦难又不平凡的半生,年轻人都走了,只剩下老年人和村子一起老去,二舅的经历折射出很多农村老人的境遇,也是当下我国大部分农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有关农村老人的生存问题,尤其那些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乡村需要我们去关注,帮助乡亲改善生计,助力乡村治理,才能够真正的促进乡村振兴。正如仇凤仙博士在论文中给的建议:面对农村老人通过自我生存保障来获取自己晚年经济来源、维护自己晚年生存的现实问题,政府司以因势利导,盘活农村老人名下的资产为农村老人建构畅通的资金来源渠道,以及加大对于农村老人的健康投入,增强农村老年生存保障的效度健康等等措施来给农村老人提供保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光鲜的外在,深入基层去进行国情调研解决那些基本问题也至关重要,因为不到基层,我们永远不知道和百姓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转自:“社会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