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零的突破!8所大学迎来首位国家杰青、优青

2022/8/23 9:17:16  阅读:483 发布者: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 2022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目前已有多所高校相继公布 2022 年国家杰青、优青项目评审结果。据了解,湖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迎来了学校首位国家杰青或优青

杰青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忠华教授葫芦科作物功能基因组学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张忠华简介

张忠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计划。主要从事黄瓜、甜瓜等蔬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以(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 Plant Cell 等期刊发表 20 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 2 位)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担任中国园艺学会分子育种分会秘书长、山东省学科评议组农学组秘书长,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等期刊编委。张忠华教授作为学校园艺学院院长,积极谋划园艺学科发展定位,梳理学院团队科研方向,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培育重大科研成果、项目和平台。三年来,园艺学科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学校突破博士点单位的两个学位点之一;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连续 3 年校内第一,资助率超过全国平均的 3 倍;组织申报获批 3 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为学院和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徽建筑大学据安徽建筑大学官网 8 10 日消息,该校蔡国军教授喜获 2022 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资助的项目名称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项目周期五年,经费 400 万元,实现了该校国家杰青项目上零的突破。

蔡国军简介

蔡国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建筑大学副校长,2001 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后考入东南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攻读硕博学位。蔡国军教授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原位测试研究,在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理论、装备研发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2020 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五年发表 SCI/EI 论文 55 篇,授权发明专利 30 项(含美国专利 1 项)、软著 4 项。出版专著 2 部,参编国家行业标准 6 部、地方标准 3 部。获 2012 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0 年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2020 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 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5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3 年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4 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金奖。2013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4 年获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江苏省“333 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任国际期刊《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编委、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原位测试 TC102 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副理事长等学术任职。

优青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熊立瑰副教授申报的项目茶树-微生物共生与儿茶素代谢的调控获批立项资助,实现了学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湖南农业大学一直高度重视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熊立瑰副教授获批国家自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学校国家级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科研竞争力的提升,对学校青年人才队伍和园艺学科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熊立瑰简介

熊立瑰,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2017 年进入清华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于 2019 年作为青年英才第一层次引进人才回校工作。主要从事茶叶中的次生代谢物-宿主-微生物-环境(或营养成分)互作领域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8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 13 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2020 年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徐文教授申请的稀土发光及光电器件获得立项批准,项目资助经费 200 万元。这是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徐文教授主持的稀土发光及光电器件项目,将面向稀土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应用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高效稀土发光体系构筑 发光性能调控关键技术 高性能光电器件这一全链条的研究思路开展研究,解决制约我国稀土光电功能材料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稀土行业迈入高端应用和提升稀土附加值。

徐文简介

徐文,博士,大连民族大学教授。2009 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2015-2016 年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2016-2018 年东京工业大学 JSPS 特别研究员。2014-2021 年历任吉林大学讲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和大连市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 10 余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主要从事稀土掺杂纳米材料的发光调控及光电器件应用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Adv. MaterAngew. ChemLightSci & ApplNano TodayAdv. Funct. Mater. Nano LettACS NanoNano Energy 等杂志发表 SCI 论文 70 余篇,被 SCI 他引 4800 余次,申请授权专利 10 余项。

河北农业大学据河北农业大学官网 8 13 日消息,该校园艺学院蔬菜遗传育种团队马卫博士主持申报的大白菜叶球发育生物学获批立项,项目经费 200 万元,实现了河北农业大学主持此类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马卫简介

马卫,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学科高峰人才,2016 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先后获河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入选河北省教育厅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主要从事大白菜等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及品质调控研究,率先在表型和分子水平系统评价了自主创制的大白菜单碱基突变体库,构建了该突变群体的基因组和性状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为高效解析大白菜基因功能、挖掘新型育种资源提供了基础;首次解析了油菜素内酯信号途径介导大白菜结球的分子机理,为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定向培育不同叶球类型新品种提供了新思路。近 5 年,马卫教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 5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Nature GeneticsPNAS(2 )Molecular Plant 等国际著名 SCI 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11 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湖南科技大学据湖南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 8 14 日消息,该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陈超洋教授申报的项目复杂受限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资助金额 200 万,实现了学校国家优青零的突破!

陈超洋简介

陈超洋 1984 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湖南科技大学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担任中国科学院客座研究员,荣获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湘青年英才、青年骨干教师等。先后主持国家和地方项目等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25 项,出版专著 2 部。获中国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奖)等。陈超洋教授现为 IEEE PES iGET 中国区常务理事、IEEE 高级会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综合组副组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现担任 SCI 期刊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副主编、Circuit World 副主编、IEEE Access 副主编等国际期刊编委。

西安科技大学据西安科技大学官宣消息,该校能源学院刘浪教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了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刘浪简介

刘浪,男,陕西靖边人,1985 1 月出生,博士(后),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韩国仁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刘浪教授先后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入选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全国高校矿业石油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名、西安科技大学胡杨学者等。刘浪教授长期从事矿山功能性充填、固废规模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CO2 封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发制备了改性镁-煤渣基全固废充填材料,突破了镁渣固废规模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瓶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承担省部级、厅局级、横向课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 20 余项;在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Powder Technology、煤炭学报等矿山充填领域主流刊物等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ESI 热点论文 3 篇、ESI 高被引论文 8 篇;出版专著 1 部,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 1 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40 项;获省部级一等奖 4 项、省部级二等奖 6 项;主持制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2 项。同时担任《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 20 余个国际期刊审稿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韩国仁荷大学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西安科技大学学报》、《金属矿山》青年编委等。

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陈奇成教授申报的《低品位能源利用中能量转化与存储》项目获得立项支持,获批 2022 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 200 万元,实现了学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学校基础研究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陈奇成简历陈奇成,男,1985 1 月,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电力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入选东北电力大学新锐计划、东电学者二层次,东北电力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陈奇成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 1 项,面上项目 1 项,青年项目 1 项,吉林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项目,吉林省重大科技招标专项等国家与地方纵向科研项目 10 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 SCI/EI 收录学术论文 6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5 项,撰写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英文储能专著 1 部;荣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成果奖。受邀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海外评审专家;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Applied Surface Science 等期刊审稿人。

转自:“小木虫”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