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关于细胞污染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2022/7/11 12:56:29  阅读:265 发布者:

只要混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细胞成长造成影响的都应视为污染,细胞污染虽然不能够完全消除,但提前预防并了解一些解决办法可以解决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对实验结果的破坏性

 
常见的细胞污染类型主要有六种,分别是:细菌污染、真菌污染、霉菌污染、支原体感染、黑胶虫污染、细胞交叉污染。化学污染物,如培养基、血清和水中的杂质、内毒素、增塑剂和去污剂也会造成细胞的污染。一般,我们都会从日常的细胞间环境控制、实验人员操作和实验用品管理等源头杜绝细胞污染,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意外使细胞不能健康生长,多了解一些突发情况的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处理细胞污染。

 
Q1:细胞实验的基本要求都有哪些呢?
A1:首先,保证着装合理后检查试剂和耗材是否充足,比如酒精、培养基、移液管、枪头等,避免反复取用造成感染;加热培养基可以先预热部分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避免反复加热导致的蛋白质降解;操作结束整理好桌面进行灭菌,及时处理实验垃圾。 


Q2:细胞变质的特征都有什么?
A2:细胞变质包括核周出现颗粒、细胞与基质解离以及细胞质空泡形成。可能是由于培养物污染或培养基中存在毒性物质导致的,变质严重将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 


Q3:基础的无菌操作指的是什么?
A3:实验室细胞间无菌处理、个人操作要细心,如瓶盖的开口朝向、枪头方向、吸管只用一次等等,无菌操作应尽快完成实验不要说话或者临时处理其他事情以避免污染。 

Q4:抗生素是否可以长期使用?


A4: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生素,连续使用抗生素会促进抗生素耐药性细胞株的产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轻度污染。抗生素只能当作处理污染的手段短期使用,若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则需要进行无抗生素培养,用以鉴别隐形感染的对照 


Q5:如何避免细胞铺板时发生的“边缘效应?
A5建议使用96孔板中间的60孔最佳。此外,种细胞时细胞悬液要混匀尽量保证每孔中的细胞数量大致相同,操作熟练避免人为误差,因此应尽快上板。 


Q6:培养基污染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吗?
A6:当然是No呀,就算是过滤之后也不建议使用,里面可能含有残留的细菌分泌物会影响细胞生长。 


Q7:培养箱灭菌谁的更换频率和温度分别是多少?
A7不加灭菌剂建议每次复苏前都更换新的,如果加了水浴锅安全卫士,可以一周换一次,121 ℃灭菌20 min 
Q8:复苏的细胞培养后污染可能什么原因呢?
A8:可能冻存之前就发生的污染,所有复苏的细胞都会发生污染,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当天使用抗生素,不可使用双抗;如果有的没有发生污染,那应该就是复苏过程和之后操作的问题了,需要逐一进行排查 
Q9:时间比较久的完全培养基可以过滤后可以加点血清继续使用吗?
A9不建议。首先观察是否出现絮状物,就算不是霉菌污染也会对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时间过久其内部是否发生肉眼不可见的变质是无法知晓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如视情况按需配置使用 
Q10:污染后使用双抗处理,细菌不在生长,细胞可以冻存吗?
A10:如果恢复正常1%抗生素一周内细菌不在生长,则表明细菌清理干净可以进行细胞冻存。 
Q11:液氮会有可能导致污染吗?
A11:液氮是一种极端环境原则上不会有生物存活,另外细胞冻存也会需要保护剂进一步保护细胞。 
Q12:血清出现絮状物会影响使用吗?
A12:这个与血清的成分有关,可能是一些大分子蛋白和纤维析出,呈现絮状,也有一些磷酸钙析出呈现小黑点,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如果有强迫症的,可以离心去掉部分,当然血清的沉淀并不影响血清的质量。 
Q13:黑胶虫污染如何预防?
A13:黑胶虫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色的小虫在游泳,但是其一开始对细胞并无影响只有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细胞产生影响。目前,只能采用高品质的血清进行预防 
Q14:如何预防细胞污染呢?
A14:这个答案既是一个预防策略也算是最后的小总结。首先,无菌室的彻底消毒,从使用物品和操作者着手避免细胞污染的发生;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生长情况添加抗生素;多种细胞培养严格区分所用的器具,避免交叉感染;对于不可定夺的感染,同时细胞和培养基的价值又不是很贵,建议直接丢弃,避免进一步的污染;严格要求个人操作和无菌室操作台的定期灭菌 


以上就是一些细胞污染的避免方式和处理办法,以免让大家在细胞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转自:科研人直通车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