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PU第一股上市!龙芯中科董事长:我们度过了多次九死一生
2022/6/28 15:03:44 阅读:199 发布者:
6月24日,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中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作为国产CPU第一股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047)。截至当日股市收盘,龙芯中科每股股价89.07元,较发行价上涨48.3%,市值约357.17亿元。
2001年,龙芯团队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研制龙芯CPU,并用了10年时间完成技术积累。2010年,龙芯团队转型成立公司——龙芯中科。
龙芯团队组建之初,只有10来个人、100万经费和一间50平米的实验室;今年3月,龙芯中科已发展至950多人规模。
“龙芯中科早期的核心研发人员都是国内培养的。我本人大概培养了60~70个博士生,留在龙芯的近40个,最优秀的学生基本就留下来了。”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感叹道,“20多年来我们度过了多次九死一生,最后都是通过团队努力坚持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耐住了寂寞,挡住了诱惑,受住了委屈。”
胡伟武将中科院的技术(样品)转换成产品的过程总结成两个公式,一个是“样品+质量体系=产品”,另一个是“产品+服务体系=商品”,龙芯中科正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良性发展。
任何高科技产品研发和推广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龙芯中科也不例外。龙芯中科的市场化进程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在嵌入式设备中试点应用,到2015年每年销售CPU达到几万片;第二阶段从2016年到2019年,在电子政务领域试点应用,到2019年每年销售CPU达到几十万片;第三阶段从2020年到2022年,在电子政务领域推广,在关键行业应用试点,2020年起每年销售CPU达到上百万片。
经历了多轮“试错”,龙芯中科的技术平台和产业链不断完善。
“目前,龙芯中科基本完成了基于龙芯CPU及操作系统的自主信息技术体系的构建。我们正在开启从CPU和操作系统的技术‘补课’转向应用软件和产业生态的建设的新征程。”胡伟武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在国内CPU企业中,龙芯中科是唯一坚持基于自主指令系统构建独立于Wintel体系和AA体系的开放信息技术体系的企业。
据了解,龙芯CPU最新产品3A5000的性能已逼近市场主流CPU的水平,基于龙芯CPU形成了包括几千家企业的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正在形成。2023年,龙芯中科将推出3A6000,性能有望达到市场主流CPU的水平。
“构建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的道路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但走通后前途光明,对国家和人民的好处最大。”谈及上市,胡伟武指出,对龙芯人来说,上市只是起点,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编辑 | 方圆
排版 | 郭刚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