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科普丨我毕业后又不搞学术,为啥还要写论文?

2022/6/22 16:31:22  阅读:352 发布者:

很多同学心里对于“写论文”都有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

论文写出来有什么用?

我以后又不搞学术,为啥还要写论文?

论文为啥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今天我们来一起捋一捋关于“论文那些事儿”。


1、论文为啥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的要求?为啥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搞创作?

我们先明确一下写论文是干什么用的,对于个人来说,是为了“毕业”、“评职称”等。这是往小了说。


往大了说,写论文是知识生产的一种形式。


我们写出来的论文是人类知识文明的一个环节。写出来的论文是为了给其他人看的。


为了让论文的读者快速读懂你的论文,论文作者就要降低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门槛。怎样可以降低读者获取信息的门槛?比如按照一定的规范:标题、摘要、文献综述一旦有了固定的格式,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快速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再说为什么论文不能写出散文、小说。如果你把论文写成了散文、小说,读者就需要像做阅读理解题一样,“猜”你表达的意思。科学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如果让读者去猜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科学必然会被误解。


你的论文是你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礼物,我们精心准备,带给作者一点小小惊喜。


2、如何不那么痛苦地写出一篇论文?

我们可以一起想下,做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会感觉很轻松或者快乐?


通常情况下,我们做简单容易,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可控的事情时会感觉轻松;做一件有挑战的事情,事情的难度超过我们能力的话,我们会感觉到“痛苦”(不排除有些人遇到有挑战性的事情,更加兴奋,乐于迎接挑战)。


写论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恰好就是一件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事情。即使是我们眼里所谓的“学术大咖”,写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论文,也不会很轻松。


所以如何不痛苦地写出一篇论文?


首先是承认写论文是一件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感的事情,痛苦是因为它有难度。

如果我们抵抗这件本身天然自带“痛苦”感的事情,只会更耗内力。


我们能做的,是如何提升我们自己的科研能力,逐渐接近“做科研”、“写论文”需要的能力要求。写论文是一项综合能力输出的成果表现形式,如果前期我们没有积累,靠一两个月想写出(凑出)一篇论文,换做谁来写,都会痛苦的。


如何把能培养/提升我们科研能力的事情落实到每天具体的事情,这些每天做的事情可以很简单,以“自己感觉没有压力”为标准,找一些自己能每天做的事情。


具体操作方法,我自己正在尝试的是卡片笔记法+行为模型,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试试。点击查看我的分享:学术写作实验室丨卡片笔记法+福格行为模型=∞



3、写不好论文,就意味着“我不行”吗?

写不好论文说明了什么?

说明你没做好相关的学术积累,没有做好学术训练。不代表“你不行”。


4、写出一篇论文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一篇论文的写作周期是多久?

一方面要区分论文作者,论文作者如果前期经过了丰富的学术训练,有论文写作经验,写起来相对更顺手,很多老师反馈一篇期刊论文,如果写得顺利,3个月左右可以写出来。这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作者,每天都投入进行论文写作的前提下。


另一方面看论文写作的方向,比如实证论文,需要进行问卷调研、田野调查,实证论文相对来说,因为涉及的工作更多,写作周期相对更长。


5、有没有不用写毕业论文,还能顺利毕业的方法?

对于本科生来说,小编了解的是:

1)表演方向、医学方向等方向可以用表演作品、医院实习等形式代替毕业论文,其他方向的本科生,大多高校是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才能顺利毕业。

2)某些高校,比如浙江农林大学,发布了《浙江农林大学本科生发表论文、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实施办法(修订)》。该《办法》规定,掌握了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在核心及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与专业相关的论文或设计作品的在校大三或者大四的本科生,可以向所在学院申请发表论文替代毕业论文(设计);经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与审核,发表的论文已达到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的,那么就可以用发表的论文替代自己的毕业论文。


大家可以看到,学位毕业论文是最低要求,如果想用其他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标准要求其实更高了。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