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中华文化渊源

2022/4/20 17:08:10  阅读:329 发布者:chichi77

决了把边区的盐卖出去和把外面的棉花买进来

的问题。

这就是善者因之的文化基因对毛泽东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虚怀观是”“和气察是思想渊源

195974日,毛泽东在庐山同王任重、刘建勋、梅白等在一起吃晚饭时,

曾随口念了明朝杨继盛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并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两句,并照此去做 27

遇事是指所有时候、所有事情上的实事求是。这正是实事求是的难点。

虚怀是自然状态下的胸怀,即没有唯上是图、书本框框、个人私利下的

胸怀。这个也就是司马迁讲的虚者道之常虚怀

是实事求是的重点。和气是与媚上欺下相反的对群众的和气,目的在于

善察群言而践行之。杨继盛是明朝百姓爱戴的好官。他上疏力劾权倾朝野的

严嵩,是因虚怀看出了严嵩真面目,是因和气察到了民间对严嵩的

控诉。杨继盛因这次上疏丢了性命,以他的生命、他的鲜血书写了虚怀观

”“和气察是。毛泽东赞赏杨继盛,并按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

察群言去做事,这正是他高尚品德的生动写照。

由此观之,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关乎思想品德和

精神境界的问题。

还可以从中国历史上其他思想家的著述中找到对实事求是的影响,但以上四

例足以证明中华文化中含有强大的实事求是的基因,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有着

深厚的中华文化渊源。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