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复试综合成绩第一,北师大的复试竟然会这么考!
2024/1/20 16:47:41 阅读:98 发布者: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北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23届学语初试第一名。下面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复试的个人体会。
北京师大·北辰学长
在经过三年的疫情后,北师大去年终于恢复了线下复试,同前几年的线上复试相比,线下复试也更加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跟大家介绍复试的流程,去年北师大复试的报到时间是3月26日,正式复试是在28日,复试形式为现场面试,没有专业笔试,复试时长每人大约2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英文问题50分,中文专业课问题250分。
面试顺序是按照提前分配好的逐次进场,我的顺序相对靠后,所以进场的时候明显可以感受到老师都比较疲惫了,这种情况就需要更好的调动自己。复试进场后,老师会向你宣读复试流程,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简历和作品集之类发给面试老师。
自我介绍
在开始答题之前,老师会让你做一个简单的中文自我介绍,这个的话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好,讲的时候注意声音洪亮,表情自然,要使老师觉得你是在说话而不是机械的背书。自我介绍可以讲一些自己最突出的事迹、奖项还有教育教学经历等。
抽题环节
自我介绍后就是抽题环节,大概会有十几个信封摆在桌上,需要你根据序号随机选择一个信封,再回答信封内的题目,注意其他同学抽过的题目不可以再使用。题目分为英文和中文两大块,英文问题一般是自己的基本情况、日常问题还有一些专业问题等,专业问题相对难度最大,所以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一些专业词汇和表达,免得无话可说。当然也可以提前背一些现成的模板。
英文问题后就是价值250分的专业问题了,这是绝对的大头。从往年的情况看,第一题一般是关于教育名句或者教育热点的解析,第二题是试讲、说课或者教学设计,但是去年发生了一些改变(至少我抽到的题不是)。对于教育名句或者热点问题的解析,我自己其实是有一套体系的。其实也就是“what”“why”“how”的三H原则,首先简单解释这个句子或者教育现象的意思,以及它的优缺点之类。之后再陈述自己个人的看法和一些措施之类,也即是回答“how”,一般可以层次清晰的讲三四点举措,尽量发散,多和一些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或者新观念新看法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显得内容十分充实。
然后就是从前的说课、教学设计题了。对于这部分内容,大家可以按照中小学课文的篇目准备模板,譬如散文选择《背影》,古代诗歌选择《登高》,现代诗歌选择《再别康桥》等。在具体回答时还是要根据具体篇目,当场发挥,所以在有一套模板的情况下,大家也要尽可能多看一些优秀的教案集,取长补短。
虽然去年我并没有抽到教案题,我的第二题其实跟第一题类似,更加接近于教育热点问题的问法,在老师读题的时候我是懵掉的,因为这个点从来没有准备过,我还傻傻地让老师又读了一遍题目。在经历短暂的震惊后,我马上冷静了下来,在脑海里简单构思了一下。还是坚持3H原则,大概陈述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还有一些操作的具体思路等,然后尽量跟其他北师大老师比较关注的语文热点靠近,通过老师的反应来看,这样的回答还是可行的。
总的来看,北师大的复试过程还是相当考验大家的基本能力的,变化也非常多没有固定的套路可言。对此也有几点简单的复试准备建议。
第一,就是要多练英语口语,平时可以找一个复试的搭子,无所谓报考什么院校,英文问题都是大同小异。可以采用一人问一人回答的形式,也可以对镜练习。其实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口语水平都大差不差,对我们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一般来说,只要做到发音自然流畅、围绕问题作答、语速适中即可,至于具体的单词语法错误其实并不重要,老师想要看到的是你能够用英文做简单的交流,能说完整的句子就可以。
第二是教育热点问题的积累,这个需要每天坚持。大家可以使用复试一本通上的教育热点,配合课标解读课,适当的多读一些论文,这些热点可能不会直接变成问题,但是将会成为你回答问题的素材和枝叶,有了这些内容你的答案就会很饱满。
第三,就是经常的模拟练习和对话,可以是跟学长学姐也可以跟室友一起,甚至有比较极端的同学对着老师的照片练习的。无论什么形式,大家都要多模拟练习,降低自己的紧张感,很多问题只有在真正答题的时候才能够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面试才能一帆风顺,千万不能将自己的处女秀留给面试老师。
转自:“学科语文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