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特色、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化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肖家栋博士长期从事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反应研究,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化学工程学院,诚邀相关领域青年才俊加盟。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课题组长简介
肖家栋,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课题组长,博导,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博士就读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导师:曹宏斌研究员)及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导师:Angelika Brückner教授),于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8-2023年先后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德拜纳米科学研究所(合作导师:Bert M. Weckhuysen教授)、日本国立信州大学/日本新能源综合技术开发机构(合作导师:Kazunari Domen教授)从事博士后及特任助理教授工作;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Nat Mater、Acc Chem Res (2)、Nat Commun、J Am Chem Soc (2)、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 (2)、Environ Sci Technol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联合主编RSC英文专著1部,以一作撰写RSC及Wiley专著章节共2章;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9)、中科院百篇优博、首届CPCIF-Clariant可持续发展青年创新奖、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等。详细信息请见https://orcid.org/0000-0001-9130-5376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反应工程(包括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C1分子高效催化转化)
环境催化(高级氧化、污染物选择性/高值转化)
先进催化原位光谱表征方法(以针对多相复杂催化反应体系的原位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研究为主)
代表性成果
1. J. Xiao#, K. Cheng#, Y. Wang*, B.M. Weckhuysen*, et al. Nature Materials 2022, 21, 572–579. (封面文章)
2. J. Xiao, T. Hisatomi, K. Domen*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23, 56, 878–888.
3. J. Xiao, A. Brückner*, H. Cao*, et al.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20, 53, 1024–1033. (封面文章;综述博士学位论文)
4. J. Xiao, K. Domen*,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 8030.
5. K. Chen#, J. Xiao#, K. Domen*,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 145, 3839–3843. (封面文章)
6. J. Xiao+, S. Nishimae+, K. Domen*, et al.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143, e2021165.
7. J. Xiao, K. Domen*,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1, 143, 10059–10064.
8. J. Xiao, J. Rabeah*, Y. Xie*, A. Brückner*, et al. ACS Catalysis 2019, 9, 8852–8861.
9. J. Xiao, J. Rabeah*, H. Cao*, A. Brückner*, et al. ACS Catalysis 2017, 7, 6198-6206.
10. J. Xiao, Y. Xie*, H. Cao*, 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51, 13380–13387.
11. H. Cao, Y. Xie, Y. Wang, J. Xiao (Editors), Advanced Ozonation Process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Active Catalysts and Combined Technologies,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22.
招聘岗位
2024秋季入学硕士1名;2024春(秋)季博士1名
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数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E系列”副研究员1-2名
科研助理1名
应聘要求
具有催化、化学、环境、材料、半导体物理、光谱等相关学科或研究背景的毕业生,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及“E系列”副研究员申请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E系列”副研究员需具有博士后或两年及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学术志向远大,科研兴趣浓厚
沟通、抗压、专注、团队合作能力强
岗位待遇
硕博士研究生按照国科大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鼓励并支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出国学习。
博士后基本工资和其它待遇按照国科大相关规定执行,对于优秀的博士后申请人员,薪资待遇一事一议。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博士后研究员提供“中国科学院大学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覆盖率达90%以上,每年两次申请,6月/11月),税前年薪约40万元,其中包含基本年薪不低于25万元、住房补贴7.2万元/年,并另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约8万)。特别优秀的申请者将协助申请“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入选后待遇从优,税前年薪约60万(包含五险一金、房补等福利待遇)。项目工作突出的人员可以申请中国科学院大学长聘教职体系,留校工作。
“E系列”副研究员薪资待遇与 “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 相同,采取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管理,符合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留学服务中心落户政策的人员,学校将协助其办理北京落户(非临时户口)相关事宜。聘期内可承担学校/学院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依托国科大申请国家、省部级、中国科学院等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经双方协商一致,可续签一次,合同期满时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参加学校长聘岗位评审,通过评审后直接晋升为长聘副教授。
科研助理具体工资待遇面议,表现优异者,提供继续学习机会。
应聘流程
1. 请有意者将个人材料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xiaojiadong@ucas.ac.cn,邮件标题请用“应聘岗位_毕业院校_姓名”;2. 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硕博士申请者请附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成绩单)、主要学术工作、论文专著、获奖情况等;3. 经初审合格者,将尽快安排面试。
在依山(云都山麓、长城脚下)傍水(雁栖湖畔)的国科大等你!
转自:“萤火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