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未必能减肥,甚至可能让你胖得更快
2024/1/16 13:54:11 阅读:101 发布者:
为了变得健康,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然而,这类饮食对体重的长期影响并未得到证实。近日,一项发表于《JAMA网络开放获取》(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显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体重的长期影响取决于其中营养素的来源和质量。主要从全谷物和其他健康植物性食品获取高质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长期体重增长减缓有关,而主要从动物来源获取蛋白质和脂肪或摄入精制碳水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则与体重增长更快相关。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多项正在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评估了 5 种 LCD 指数与 4 年内体重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只关注控制总碳水摄入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TLCD)、从动物获取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ALCD)和健康来源碳水化合物较少的不健康低碳水化合物饮食(ULCD)与体重增长更快相关;而较少摄入精制碳水、更多摄入植物蛋白和脂肪的健康低碳水化合物饮食(HLCD)则与体重增长更慢相关;只强调从植物获取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VLCD)与体重的关系在不同研究数据中显现出了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说明,我们在管理体重时不应只关注某一类常量营养物的总量,还应关注营养物的来源和质量。(JAMA Network Open)
年轻人猝死 70% 是心脏原因
年轻人猝死的发病率约为每年每 10 万人中 4.6 例,虽然相对罕见,但这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健康问题。人们已经知道心源性猝死(SCD)比非心源性猝死更常见,但年轻人猝死的主要触发因素仍不清楚。12 月 20 日,一项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显示,年轻人猝死 70% 是心脏原因。
这是一项尸检病例研究,回顾性审查了 2012~2016 年间葡萄牙 159 例意外猝死的年轻患者的尸检报告(年龄 1~40 岁),患者平均年龄 32 ± 7 岁,其中 72.3% 为男性。结果显示,在 5 年时间里,猝死发病率为每年每 10 万人中 2.4 例。猝死的病因中,有 70.4% 为心脏疾病,16.4% 为呼吸系统疾病,7.5% 为神经系统疾病。最常见的心脏解剖病理学诊断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占 33.0%。15.2% 的死者患有左心室肥厚,2.7% 的死者可能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研究团队建议加强针对 40 岁以下人群的一级预防措施,并对未亡亲属进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Scientific Reports)
转自:“科研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