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新论】贵州财经大学胡剑波等:《效率视角下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配额及边际减排成本研究》
2024/1/16 10:31:59 阅读:160 发布者:
作者简介
胡剑波,博士(后),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贵州省第九批省管专家,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先锋号”学术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贵州省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库成员。曾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改革》《国际贸易问题》《Ecological Indicators》《Carbon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CSSCI/SSCI/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教育部人文社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作为主研人员(排名第三)撰写的课题《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总体实施方案》被列入贵州省委省政府向国务院汇报材料《贵州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
李潇潇,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21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胡剑波教授,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近年来,在导师指导下,在《技术经济》《统计与决策》《中国软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哲社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撰写工作。
王蕾,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能源政策与能源效率。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第一届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能源政策、能源效率和能源转型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数10项,多次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曾在《资源科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与环境研究》《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效率视角下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配额及边际减排成本研究》一文发表于《中国软科学》2023年第12期。该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隐含碳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3XJY022)的资助。
《中国软科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关注国家宏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重大理论动向、国内外软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目前复合影响因子为6.707,综合影响因子为4.077。
摘 要
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及边际减排成本的合理评估是发挥碳交易市场减排效用的先导性工作。基于2002-2020年中国产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以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采用ZSG-DEA模型、方向距离函数与随机前沿分析对产业部门隐含碳配额及边际减排成本进行较为合理的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产业部门间隐含碳排放效率、配额及边际减排成本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表征了不同产业部门所具有的减排空间、减排潜力;建筑业,其他服务业隐含碳配额占比超过50%,配额较小的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边际减排成本较大的多为采矿业,制造业,较小的多为服务业,但部分产业间减排成本差异过大,资源配置存在严重扭曲的现象。从产业关联的视角以隐含碳排放为着眼点研究配额及减排成本问题,研究结论对现实中碳配额分配、碳排放权定价与行业有序纳入全国碳市场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产业部门;隐含碳;碳配额;边际减排成本
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术立校”办公室
转自:“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