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书架 |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全五卷)

2024/1/8 11:03:43  阅读:95 发布者:

法国大革命史系列压轴之作

一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

回溯法国这一奠基性事件的独特之处

及其摧枯拉朽的力量

法国大革命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话语中有着重要地位,各时代各流派代表学者研究法国革命史的经典作品大多被译成了中文,“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就收录有米涅、马迪厄、勒费弗尔三个版本的《法国革命史》。作为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重量之作,《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可以说是大革命史系列的一部压轴之作,其中译本出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代表作,亦可谓迄今为止大革命史系列的压轴之作。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修正史学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孚雷和莫娜·奥祖夫带领的专家团队,对法国大革命做全面梳理和重新评价。

本书的形式乃属首创,名为辞典,但并非系统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精选105个关键词作为词条,每词一篇长文,按照一般历史现象,而非理论概念分为五卷:事件、人物、制度、观念和阐释。全书备有人名索引,各词条附设参见条目,便于读者关联查考。

全书整体存在一种深刻的融贯性,“批判”主旨贯穿全书:借鉴19世纪的思想资源,打破独断的理论和确定性的解释,将历史话语还原于现场,开出一条政治文化研究的新路。

修正派是否胜利?大革命是否终结?这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或是一个极好的出发点。

【主编简介】

弗朗索瓦・孚雷(Francois Furet19271997),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大革命修正史学代表人物,被评为法兰西学院四十位“不朽者”之一。其学术影响远远超出了法国,被国际学术界称为“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领军人物”。

莫娜·奥祖夫(Mona Ozouf1931— ),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与孚雷一道开创了法国大革命批判史学,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了20世纪以来占据绝对支配地位的对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解释”。奥祖夫曾获荷兰皇家科学院的海尼根奖和法兰西学院的戈贝尔奖,其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均享有国际声誉。

【译者简介】

译者团队由法国史专业权威学者或资深译者组成,全书译文由刘北成老师审校。

刘景迪,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专研法国大革命史。译有《牛津法国大革命史》(合译)、《人类文明史(第七卷)》(合译)等。

顾杭,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专研法国近现代史。译有《启蒙运动的生意》(合译)、《德国的历史观》(合译)、《传统的发明》(合译)、《1920世纪法国史学思潮》(合译)等。

庞冠群,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专研法国近代史。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和巴黎第一大学访问学者。著有《司法与王权——法国绝对君主制下的高等法院》,译有《传统的发明》(霍布斯鲍姆编,合译)。

申华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博士在读。出版译作《卢丹城的中魔》《中世纪的面孔》《档案之魅》《西方儿童史》《莫泊桑传》等。

张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近现代史,尤其是近现代思想史。著有《约瑟夫·德·梅斯特反启蒙思想中的野蛮与文明》。

黄艳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近代史和中世纪史。译有《法国革命的思想起源》《记忆之场》《历史性的体制》《近代德国及其历史学家》等十余部。

洪庆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18世纪法国社会文化史与近代西方城市史。兼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世界历史评论》(季刊)联合主编。译有《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法国大革命的降临》《私人生活史Ⅱ》《20世纪世界史》等

【专家推荐】

各方面而言,这本一千多页的辞典都是一部学术里程碑 ,一部由原创且具启发性的描述、少见的高质量文字构成的精雅之作。

                  ——米歇尔·佩罗(Michelle Perrot),法国历史学家

这是一本精彩的文集,几乎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方方面面,由目前研究法国大革命史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撰写。作为一个整体,该书令人惊叹地证明了政治对大革命的持久意义而言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其中一些文章——孚雷执笔的“基内”、伊戈内执笔的“无套裤汉”、奥祖夫执笔的“革命宗教”——堪称微型的杰作。二百周年纪念不可能有比它更丰富更启人心智的智识盛宴了。

                     ——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英国历史学家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弗朗索瓦·孚雷观点的代表性宣言。孚雷先生及其合作者重燃对现代民主的哲学性问题的兴趣,并表明了法国大革命在建立现代政治辩论界限方面的重要性。

          —— 林·亨特(Lynn Hunt),美国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事件卷

〔法〕弗朗索瓦·孚雷  莫娜·奥祖夫 主编

刘景迪 顾杭 庞冠群

刘北成

目录

2007版序言

1992版说明

前言

意大利战役(CampagnedItalie)

朱安党叛乱(Chouannerie)

政变(CoupsdÉtat)

非基督教化(Déchristianisation)

雾月十八日(Dix-HuitBrumaire)

选举(Élections)

三级会议(Étatsgénéraux)

联邦主义(Fédéralisme)

联盟节(Fédération)

大恐慌(GrandePeur)

革命日(Journéesrévolutionnaires)

八月四日之夜(Nuitdu4-Août)

审判国王(Procèsduroi)

圣多明各革命(RévolutionàSaint-Domingue(la))

大革命与欧洲(RévolutionetlEurope)

恐怖(Terreur)

巴塞尔条约与海牙条约(1795)(TraitésdeBâleetdelaHaye(1795))

瓦伦事件(Varennes)

旺代(Vendée)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人物卷

〔法〕弗朗索瓦·孚雷  莫娜·奥祖夫 主编

申华明

刘北成

目录

巴贝夫(Babeuf

巴纳夫(Barnave

波拿巴(Bonaparte

布里索(Brissot

卡诺(Carnot

孔多塞(Condorcet

丹东(Danton

拉法耶特(La Fayette

路易十六(Louis ⅩⅥ)

马拉(Marat

玛丽 - 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

米拉波(Mirabeau

内克(Necker

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

圣茹斯特(Saint-Just

西耶斯(Sieyès

流亡者(Emigrés

忿激派(Enragés

斐扬派(Feuillants

吉伦特派(Girondins

埃贝尔派(或科特利埃派)(Hébertistesou Cordeliers))

王政派(Monarchiens

山岳派(Montagnards

无套裤汉(Sans-culottes

热月党(Thermidoriens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制度卷

〔法〕弗朗索瓦·孚雷  莫娜·奥祖夫 主编

张智

刘北成

目录

军队(Armée

革命议会(Assemblées révolutionnaires

指券(Assignats

国有财产(Biens nationaux

历法(Calendrier

俱乐部及民众社团(Clubs et sociétés populaires

民法典(Code civil

救国委员会(Comité de salut public

巴黎公社(Commune de Paris

宪法(Constitution

教士公民组织法(Constitution civile du clergé

省(Département

革命政府(Gouvernement révolutionnaire

税收(Impôt

公共教育(Instruction publique

最高限价(Maximum

革命宗教(Religion révolutionnaire

选举制度(Suffrage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观念卷

〔法〕弗朗索瓦·孚雷  莫娜·奥祖夫 主编

黄艳红

刘北成

目录

旧制度(Ancien Régime

贵族(Aristocratie

中央集权(Centralisation

反革命(Contre-Révolution

民主(Démocratie

人权(Droits de lhomme

平等(Égalité

公共精神(Esprit public

封建制度(Féodalité

博爱(Fraternité

自然疆界(Frontières naturelles

雅各宾主义(Jacobinisme

自由(Liberté

启蒙(Lumières

绝对君主制(Monarchie absolue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民族(Nation

重农学派(Physiocrates

再生(Régénération

共和国(République

革命(Révolution

美国革命(Révolution américaine

卢梭(Rousseau

主权(Souveraineté

汪达尔主义(Vandalisme

伏尔泰(Voltaire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阐释卷

���点击书影,即可购买���

〔法〕弗朗索瓦·孚雷  莫娜·奥祖夫 主编

洪庆明

刘北成

目录

路易·勃朗(Blanc (Louis) 1811-1882

比谢(Buchez 1796-1865

柏克(Burke 1729-1797

贡斯当(Constant 1767-1830

费希特(Fichte 1762-1814

基佐(Guizot 1787-1874

黑格尔(Hegel 1770-1831

学院派大革命史学(Histoire universitaire de la révolution

饶勒斯(Jaurès 1859-1914

康德(Kant 1724-1804

迈斯特(Maistre 1753-1821

马克思(Marx 1818-1883

米什莱(Michelet 1798-1874

基内(Quinet 1803-1875

斯塔尔夫人(Staël (Mme de) 1766-1817

泰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 1828-1893

托克维尔(Tocqueville 1805-1859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全五卷)总目录

作者名录

法国大革命之攻占巴士底狱

精彩试读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并非人们常见的辞典。我们可对比一下1989年出版的《法国大革命历史辞典》。二者都是规模宏大的集体作品。《历史辞典》由学院派已故掌门人索布尔启动、由伏维尔主持完成,编写者64人,均为大学及其附属研究所的法国革命史专业学者。全书1132页,按照法文字母顺序排列,收录1000多个词条,并附有大事年表,可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一部百科全书。与之相比,《批判辞典》的体量大体相似,全书1122页,却只有99个词条,每个词条是一篇长文。编写者只有24人。孚雷、奥祖夫和里歇三人撰写了其中的53篇。(第二版增补了6条,总计105条。新增条目是雾月十八日、圣多明各革命、布里索、圣茹斯特、公共教育和绝对君主制。其中圣多明各革命由新邀的意大利学者撰写。)所有作者都就职于法国大学体系之外的机构: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或国外大学。(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是布罗代尔在大学之外组建的研究机构。)其中一些作者并非法国革命史专业研究者,而是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学者或社会学者。全书按照专题分为5卷,不是按照社会理论概念分类(如政治、经济、宗教等),而是对一般历史现象加以分类(事件、人物、制度、观念和阐释者)。有评论者认为,这两部辞典属于两种历史书写体系,前者提供实证基础上的史实,后者则偏重阐释、比较和话语分析。后者许多词条明显利用了学院派的研究成果。当然,奥祖夫等人也显示了坚实的档案研究功底。

在孚雷看来,对大革命不论诅咒还是歌颂,都属于“纪念史学”,大革命依然是一种身份话语,在这个意义上,大革命依然没有结束。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从第三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得到了充分落实。我们可以告别革命,亦即,不再代入大革命的角色,可以用一种批判的态度反思法国大革命。借助恢复被学院派史学霸权所遮蔽的19世纪的思想资源,我们可以重新获得评判大革命的勇气和能力。(参见傅勒(即孚雷)的《思考法国大革命》,三联书店,2005年。)该辞典的“批判”主旨也正在于此。

在方法论上,辞典的作者们剑走偏锋,拒斥学院派的社会经济解释,认为后者使用的概念(如封建制)需要还原到历史语境中。《批判辞典》完全自限于政治史,但是也开出一条政治文化研究的新路。有评论者指出:“辞典作者的主要方法论标准,是对‘革命者对自己行动的表述’的研究。……不仅仅是在19世纪历史学家的指令下重写法国大革命,批判史学还在特别关注‘法国大革命关于自身的话语’的基础上,对‘观念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评估(转引奥祖夫的话)。一些词条对法国大革命中文本的分析以及对话语融贯性的恢复解释了这些作用。这里看到的远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思想故事。因此,《批判辞典》最具原创性的贡献在于一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这是一个已经部分完成但仍有待完成的历史,这可能解释了表面上并不完整系统的词条选择,但我们已经可以特别欣赏到关于革命概念的精彩系列,要么是高度象征性的(如奥祖夫关于自由、平等、博爱、再生、革命的词条),要么是相当重要的关于新政治艺术的(如贝克关于主权的词条)”(转引法国政治观念史学者雅克·吉约蒙的书评)。

大革命二百周年的纪念活动确实呈现出一派纪念的气氛,但无论法国国内还是国外,重心在《人权宣言》。法国政府给先贤祠增补了3人,包括启蒙哲人、吉伦特派成员孔多塞,立宪派主教、鼓吹废奴主义的格雷古瓦教士和数学家蒙日。修正派史学也赢得了媒体。“我赢了”,孚雷的这句玩笑话也并非虚夸。伏维尔在中国出席史学界的纪念活动时,甚至听到“我们都是热月党人”这种令他难以置信的表达。放眼当时全球的“山崩地裂”(霍布斯鲍姆的比喻),修正派的胜利其实不过是时代潮流转向和国际学术进展的一个表征而已。

近年来,无论修正派还是学院派都已回归平静的学术研究。有关大革命的争论似乎止于青萍之末,不再掀起惊涛骇浪。大革命是否真的成为了过去?近日有新闻说,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悄悄地把三色国旗上的蓝色改回象征法国大革命的海军蓝。在发生《查理周刊》袭击、出版《21世纪资本论》的国度,这会是什么预兆吗?

——节选自刘北成老师撰写的“一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代译序)

转自:“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