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4新传博士招生考情分析 | 华南理工大学

2024/1/3 17:43:09  阅读:77 发布者:

考情分析系列来啦,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编会整理国内各大院校的新传博士招生情况,包括招生人数、申请考核条件、复试比例、复试办法、博导介绍等内容,同时心传考博也会持续关注2024的博士招生简章,及时为大家更新招生信息。

现在,是华南理工大学专场哦!

阅读索引

招生人数

申请审核要求

复试考核

博导信息

考情分析

招生人数

2023年:10人(定向2

申请审核要求

1.学历学位证明材料:包括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还需提交硕士阶段所有课程成绩单及研究生证。已获得国(境)外学历考生提交学位证书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2.科研能力证明材料:包括公开发表论文、专著、专利授权书、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收录、获奖证书等可以体现考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支撑材料。

3.其他材料:专家推荐信、外语水平证明材料、有效身份证件、考生本人手写的自荐信等材料。申请材料明细及整理要求详见学校招生简章和《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引》。

·《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下载)。如为报考定向就业(在职委培)博士生的考生,须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意见”栏内,注明“同意定向就业(在职委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考生不需要填写意见。·专家推荐信。

·考生本人手写自荐信。

·个人学术情况表(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填报后导出)。

·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复印件。

·本科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如无本科学历,请提供专科学历)。

·研究生学历及学位证书或研究生证复印件。

·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

·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项目、专利、专著(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等相关个人学术成果复印材料。按照第4 项个人学术情况表的顺序整理。

·同等学力者须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和报考专业相关硕士生学位课程成绩证明(复印件,须由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出具)、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的聘书(复印件,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以及论文(科技奖励、重大课题)复印件等证明材料(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

复试考核

内容:

1)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满分100分),主要考察考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2)综合素质考核(满分100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构、科研潜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时间: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5分钟,综合素质考核20分钟。学院成立考核小组,对进入考核名单的考生进行考核。每位考生准备15分钟的 PPT 向考核小组汇报,专家提问10分钟。

PPT 内容包括:

5分钟的基本情况介绍(包括本人的学习工作经历、学术成果汇报,用英语介绍);5分钟的研究工作汇报告(可结合硕士期间的研究内容或自选以前从事过的研究项目);5分钟的科研计划汇报。

博导信息

韩红星

联系方式:han1153@163.com

研究方向:品牌传播实务、新媒体、广告文化传播 、传播史、广告史等方向

科研项目:

1.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日常生活史视角的‘十三行’跨文化传播研究”(19BXW057

广东省社科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智造’的形象升级与建构研究”(GD18XXW03

近期论文:

1.推荐与匹配:移动阅读中算法逻辑及运用

2.红色报刊的开拓:建党之初的党报实践与办报思想

3.觉醒与成长:共青团早期团刊的出版传播

4.我国儿童有声读物分级现状、问题与推进建议

5.以茶为媒:明清中英贸易背景下茶的跨文化传播

赵泓 教授

联系方式:

电话:17724205485

邮件:zhao1919@scut.edu.cn

研究方向:先秦思想与政治、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新闻理论与实务、媒介经营管理、乡村传播研究。

科研项目:

1.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度双一流项目“短视频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x2xcD6224050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民国时期出版管理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ZDPY202217

近期论文:

1.《典籍里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全新演绎——基于认同视角的分析

2.短视频著作权侵权判定方法研究

3.新村主义在中国的流变及其路径

4.凝视视角下反应视频中的跨文化互动探析——以哔哩哔哩网站“洋网红”反应视频为例

付佳 副教授

联系方式:E-mailscutfujia@163.com

研究方向: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和行为学研究方法在传媒经济、品牌传播及用户心理与行为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松—紧文化理论视角下第三人效果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BXW104)

近期论文:

1.表达的具象度与距离感:危机传播模式中两个关键性变量的效应评测

2.广告中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叙事效果——基于元分析范式的一项研究

陈刚

联系方式:cgcg518@scut.edu.cn

研究方向:媒介社会学、新闻生产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时代争议性议题传播的共识焦虑与沟通机制研究”(21AXW008

近期论文:

1.“在技之在”:作为基础设施的数字“盲道”“盲杖”与视障者的城市生活

2.穿梭时空的对话:作为媒介“安魂曲”的数字遗产

3.“大音希声”:数字媒介时代听障者的声音转码、感官漫游与生命力重塑

4.元宇宙背景下媒体如何深度融合

5.不确定性传播的新闻表征、“传播之痛”与知识再生产

陈娟 教授

联系方式:foxisfox@126.com

研究方向:健康传播、社区传播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XW010)

2.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传播创新研究”(20AXW003

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社区信息流动与城市治理创新研究”(2019GZYB10)

近期论文:

1.授人以渔:信息支持的理论溯源、维度划分与概念审视

2.公共卫生防控如何走向共识:一个在线社区传播的视角

3.不确定性管理视角下家庭传播对孕产妇健康影响研究

4.向信息寻求关系——基于微信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研究

5.战时新闻学的研究主题及其当代意义

李小华 教授

联系方式:705me@163.com

研究方向:影视人类学、媒介文化与批评、新媒体文化、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基于田野调查的广东濒危客家民俗文化影像记录与文献整理研究”(GD18CSH04)

近期论文:

后现代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新向度——基于李子柒的短视频分析

张步中 教授

联系方式:zhangbz@scut.edu.cn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影视传播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主旋律纪录片价值导向研究”〈项目编号:18BXW057

近期论文:

1.从文化循环视角反思“她题材”剧集创作

2.以现实主义笔触描绘扫黑除恶图景——从《狂飙》看近年来扫黑剧的突破与创新

3.时代之问 中国之答——电视专题片《新时代》创作特色探析

4.中外合拍纪录片《世界遗产漫步》全新思维与多重突破

5.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精进之道——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袁忠 教授

联系方式:yuandollar@163.com

研究方向:文化哲学、建筑美学、艺术理论、教育传播、旅游规划

近期论文: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吴小坤 教授

联系方式:wuxiaokun@scut.edu.cn

研究方向:计算传播学、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数据新闻      

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网络舆论中意识形态话语冲突的弥合机制研究”(18AXW007

近期论文:

1.网络造词景观的动力要素与社会心态

2.社会同理心还是社会冷漠:基于四个疫情城市网络话语的NLP分析

3.歌以明志:百年爱国歌曲中的“国家”与“政党”话语变迁(19212021)

4.热搜的底层逻辑与社会责任调适

5.网络表情包: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表征与符号

郑宇丹 教授

联系方式:ydzheng@scut.edu.cn

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中西方新闻史、媒介控制与政治传播等。

近期论文:

“商”为媒:从沟通看商业

转自:“心传考博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