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ature子刊 | 中国医科大学吴琪俊等团队合作通过蛋白质组学揭示上皮性卵巢癌分子特征和治疗靶点

2024/1/3 15:46:33  阅读:207 发布者:

透明细胞癌(CCC)、子宫内膜样癌(EC)和浆液性癌(SC)是上皮性卵巢癌(EOC) 的主要组织学亚型,其致癌作用的差异尚不清楚。

20231128日,中国医科大学吴琪俊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宁尚伟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Prote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delineates molecular signature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in distinct histological subtyp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对80CCC79EC80SC 30个对照样品进行全面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分析揭示了重要通路中失调蛋白和磷酸化位点的预后或诊断价值。此外,蛋白质共表达网络不仅提供了每种组织学亚型的生物学特征的全面视图,而且还指示了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进展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EOC具有很强的肿瘤间异质性,在CCCECSC中具有显著不同的临床特征、蛋白质组学模式和信号通路障碍。最后,研究推断MPP7蛋白是SC的潜在治疗靶点,其生物学功能在SC细胞中得到证实。蛋白质组学队列为了解分子机制和制定不同组织学亚型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上皮性卵巢癌(EOC)是最常见的卵巢癌(OC)类型,被认为是卵巢表面、腹膜或输卵管上皮的恶性转化。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EOC 的常见组织学亚型包括透明细胞癌(CCC)、子宫内膜样癌(EC)、浆液性癌(SC)和粘液癌。其中,SC是最普遍的EOC亚型,生存结果最差,是妇科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SC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大型队列的研究中。来自 SC 队列的探索性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增加了对 EOC的整体理解。

随着质谱(MS)分析深度的提高,研究人员已经在多种癌症类型的蛋白质组水平上捕获了可用于治疗的分子表型。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蛋白质组学分析确定了间质亚型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特征为肿瘤细胞特异性,而非间质特异性。此外,多项研究探讨了蛋白质组学分析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的重要作用。Zhang等人的研究为驱动HGSOC生物学的途径和过程以及这些途径相对于临床表型如何改变提供了额外的见解。McDermott等人描述了增殖诱导的复制应激在促进HGSOC特征性染色体不稳定性方面的潜在作用。Coscia等人的一项研究还显示,与无病生存期翻倍相关的预后因素癌症/睾丸抗原45 (CT45)增强了转移性HGSOC的化疗敏感性。然而,利用大样本研究对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学亚型(CCC, ECSC)进行分子特征分析仍然有限。

EOC组织学亚型的蛋白质组景观(图源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该研究收集了269EOC 样本,旨在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对 EOC 进行全面表征,以增加对与这种致命恶性肿瘤相关的分子特征的了解。EOC 和对照组织(CT) 样品的蛋白质组学特征的比较揭示了失调的蛋白质和异常的信号通路。蛋白质共表达网络不仅反映了每个共表达模块的生物学特征,还提示了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进展标志。EOC的组织学亚型之间存在很强的异质性。根据蛋白表达水平、预后能力和成药性,该研究还分别预测每种亚型的潜在治疗靶点。综上所述,该研究提供了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卵巢上皮癌的全面特征,拓宽了对这种致命恶性肿瘤相关分子特征的理解。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宫婷婷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郭爽博士是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吴琪俊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尚伟教授是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兴辽英才计划项目的支持。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282-3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