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 | 暨南大学周庆华/王文君发现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调控新机制
2023/12/28 14:52:12 阅读:100 发布者:
核酸内切酶G(ENDOG)是一种核编码的线粒体膜间隙蛋白,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易位到细胞核中。最近的研究表明,ENDOG可能进入线粒体基质来调节线粒体基因组的切割和复制。然而,人们对ENDOG在细胞质中的作用知之甚少。以前的研究表明,细胞质ENDOG与14-3-3γ竞争性结合,后者释放TSC2以抑制mTORC1信号传导并诱导自噬。
2023年10月4日,暨南大学周庆华及王文君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Cytoplasmic Endonuclease G promo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via mTORC2-AKT-ACLY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细胞质ENDOG也可以从14-3-3γ释放Rictor以激活mTORC2-AKT-ACLY轴,从而产生乙酰辅酶A。
重要的是,该研究观察到ENDOG可以转移到ER,与Bip结合,并释放IRE1a / PERK以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促进脂质合成。综上所述,该研究证明ENDOG的缺失抑制乙酰辅酶A的产生和脂质合成,同时减少内质网应激,最终缓解雌性小鼠高脂肪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由于肥胖大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脂质的积累是NAFLD的典型标志,它有助于细胞应激,肝损伤,并最终导致NAFLD的发展。肝细胞脂质含量增加会破坏 ER 稳态并引发慢性 ER 应激,这可能会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 (UPR)。反过来,UPR在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包括新生脂肪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自噬受损和凋亡。
线粒体是能量产生的动态细胞器,通过糖酵解、Krebs循环和β-氧化将葡萄糖和脂质代谢连接起来。乙酰辅酶A是代谢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它与许多代谢途径和转化相交。乙酰辅酶A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转运到细胞质,因此乙酰辅酶A的胞质生成主要通过柠檬酸盐载体的柠檬酸盐穿梭途径发生。胞质内的柠檬酸通过ATP柠檬酸裂合酶(ACLY)转化回乙酰辅酶A。ACLY的激活受磷酸化和乙酰化的调节。PI3K/AKT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使ACLY在丝氨酸455上磷酸化并促进其催化活性的途径。最近的研究表明,DNA损伤和mTORC2/AKT信号通路也促进ACLY的激活,从而促进脂肪生成。
核酸内切酶G(ENDOG)是一种DNA/RNA非特异性ββα-Me-finger核酸酶,是一种进化保守的线粒体蛋白,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ENDOG由核基因编码为具有297个氨基酸(约32KD)的前体蛋白,并通过去除线粒体靶向序列(MTS)1-48个氨基酸导入线粒体以产生成熟形式的ENDOG(约27 KD)。ENDOG从线粒体膜间空间释放并转移到细胞核中,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片段化染色体DNA。此外,ENDOG可以进入线粒体基质,调节线粒体基因组的切割和复制。
最近的研究表明,ENDOG参与多种人类疾病。然而,ENDOG是否调节肝脂代谢和NAFLD仍然未知。之前的研究报告了ENDOG在受精时降解父源线粒体DNA以消除父源线粒体。此外,研究发现ENDOG通过抑制mTORC1通路和DNA损伤来促进自噬。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ENDOG敲除细胞和小鼠肝脏的自噬体形成,研究者也观察到脂滴显著减少。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
本研究探讨了ENDOG在肝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该研究证明了ENDOG被释放到细胞质中并与14-3-3γ竞争性结合以解离Rictor蛋白,激活mTORC2/AKT/ACLY轴并最终有助于乙酰辅酶A的产生和脂质积累。此外,令人惊讶地观察到,细胞质ENDOG也易位到ER上,然后与Bip结合激活ER应激,从而促进脂质合成酶ACC和FAS的表达。总的来说,该研究发现ENDOG耗竭通过减少乙酰辅酶A的产生,从头脂肪生成和ER应激来减轻HFD介导的NAFLD。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1757-x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