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农林1区:吉林农大中医药学院揭示桔梗素D改善HFD/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和肝脏代谢紊乱

2023/12/20 10:44:17  阅读:120 发布者: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由吉林农业大学中医药学学院沈琼2023年发表在Food&Function上的文章,题目是“桔梗素D改善HFD/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和肝脏代谢紊乱”

文献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504256/

实验背景

AUTUMN

桔梗(PG)是我国传统中草药,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结核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PG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肥胖、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和抗氧化应激作用等。桔梗素D(PD)是从PG根中分离出来的三萜皂苷,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PD可以通过AMPK信号通路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肪生成,同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但是PD是否对T2DM有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证实。

文章亮点:本实验通过构建T2DM小鼠模型来研究PD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基于AMPK介导的糖脂代谢途径研究其作用机制(二甲双胍作为治疗T2DM的阳性药)

实验内容

AUTUMN

PD的制备与分析

桔梗晒干后粉碎,用70%乙醇以201的液料比室温下超声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后浓缩成浸膏1。浸膏1AB-8大孔树脂,吸附12h,用蒸馏水、30%乙醇和50%乙醇洗脱,将50%乙醇洗脱的部分浓缩为浸膏2,浸膏2过硅胶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C18色谱柱进行制备液相色谱纯化,纯度达到98%以上。离心浓缩,冻干制备粉状PD

液相条件:流动相为乙腈(A)和水(B),采用梯度洗脱:0-30 min18.025.0%A30-60 min25.027.0%A60-70 min27.027.0%A70-71 min27.0-18%A,流速为1.0 mL/min

实验设计

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和高脂饲料组(=40),对照组喂食正常饲料,高脂饲料组连续喂食高脂饲料。喂养11周后,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00mg kg1)诱发糖尿病。5周后,当血糖稳定下来后,用血糖测试仪进行测量。如果FBG水平达到或超过7.8 mmol L1,则认为该动物为糖尿病。

HFD组小鼠分为4组,T2DM模型组灌胃正常蒸馏水(n=10),阳性对照组灌胃二甲双胍200mgkg1(n=10),低剂量组灌胃PD2.5mg kg1(n=10),高剂量组灌胃PD5.0mg kg1(n=10)PD治疗8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血液样本和肝组织,同时称重,计算肝脏指数。部分肝脏置于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中,一些用石蜡包埋,一些用OCT包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荧光分析。其余肝组织新鲜液氮冷冻,−80°C保存。

实验结果

AUTUMN

1PDT2DM小鼠体重、血脂、FBG水平、葡萄糖耐受不良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由于饮食不同,对照组小鼠的体重显著低于T2DM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增加,PD给药组的体重低于T2DM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也较低。如下图a

 实验结果表明T2DM模型组小鼠的血清TG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小鼠。经PD处理的T2DM小鼠的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PD(2.5mg kg1)组的治疗趋势优于PD(5mg kg1)组。如下图bcd

T2DM模型组的FBG值高于对照组,PD低剂量组FBG稳定在13.9mmol,和PD高剂量组FBG稳定在12.6mmol,虽然没有达到阳性药12mmol治疗水平,但是与模型组16.7mmol相比有很大改善。如图e所示。为了检测PD对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我们使用HOMA-IR来量化胰岛素抵抗。PD组的平均HOMA-IR评分低于模型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如下图f

OGTT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灌胃葡萄糖后血糖水平迅速升高,在达到最高水平后,下降速度比其他组要慢,如下图g

ITT是另一种评价胰岛素抵抗的方法。在ITT进展过程中,模型组的初始血糖浓度高于其他组,胰岛素注射后血糖水平迅速下降,1h后下降速度慢于其他组,如图i所示。在AUC测量中,PD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低于T2DM模型组,如下图jPD治疗改善了T2DM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2PDT2DM小鼠肝损伤和肝脂肪变性的影响

称量小鼠肝脏的重量,进行指标分析。由于对照组和T2DM模型组的饮食处理不同,模型组的肝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D(2.55mg kg1)组的肝脏指数低于模型组,PD(2.5mg kg1)组的肝脏指数更接近正常组(如下图a)。

与对照组相比,HFD/STZ干预后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成功建立了T2DM诱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而PD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血清ALTAST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实验结果表明PD可改善T2D诱导的肝损伤。

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肝组织细胞排列有序,细胞形态正常,细胞质丰富,边界清晰。而T2DM模型组则表现出明显的肝病理改变例如脂质液泡、脂肪变性和细胞炎症浸润。PD给药组可以缓解其肝病变。

采用PAS染色法评估糖原在肝脏中的分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2DM模型组小鼠肝糖原分解严重,PD给药8周后缓解这种情况。

4PDT2DM小鼠肝脏糖异生途径的影响

肝脏是体内血糖和脂肪酸代谢中心,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调节机体内的糖异生,负责调节血糖的平衡。糖异生是从肝脏或肾脏中的乳酸、氨基酸和甘油产生葡萄糖的重要途径,确保血糖水平的稳态,其发生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也受到一系列转录因子的调节,这些转录因子向糖异生的两个关键限速酶:G6PasePCK1提供信号。这两个关键限速酶的表达可以促进糖异生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促进AMPK的磷酸化,降低PGC-1α、PCK1G6Pase的表达可以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肝脏过度糖异生状态。

如下图所示,PD激活AMPK,抑制G6PasePGC-1α的过表达水平,也可以PCK1的表达水平,最终改善由HFD/STZ引起的过度糖异生和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了AMPK/ACC/CPT-1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中各蛋白的表达情况。在T2DM状态下,AMPK磷酸化水平的降低可以降低ACC磷酸化的表达。结合光密度整合的结果可以看出,PD给药可以促进ACC的磷酸化,促进CPT-1的表达,即PD给药可以减少脂肪酸的合成和摄取,促进脂肪酸的氧化。

综上实验证明,PDHFD/STZ诱导的T2DM小鼠肝脏中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与AMPK/PCK1/G6Pase糖异生途径和AMPK/ACC/CPT-1脂肪酸代谢途径密切联系。

转自:“如沐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