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 | 鲁东大学麦类分子育种团队崔法教授课题组普通小麦科农9204高产潜力关键区段解析
2023/9/22 9:57:30 阅读:9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农业科学微平台 ,作者赵春华 等
骨干亲本在改良小麦产量和品质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很少有关于骨干亲本的重要染色体片段的亲本来源及其在后代中的传递规律的研究,这严重限制了骨干亲本在育种上的应用。
近期,鲁东大学麦类分子育种团队崔法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题为“Dissecting the key genomic regions underlying high yield potential in common wheat variety Kenong 9204”的研究论文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 2023年9期正式发表。
该研究通过鉴定双亲本定位群体中优良的产量相关数量性状位点,构建了KN9204的高分辨率遗传组成图谱,显示了有利基因组片段的亲本来源。阐述了KN9204关键基因组片段在其衍生品系中的传递,为利用分子设计方法育种高产小麦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该研究对KN9204和它的亲本及其衍生品系进行了高通量全基因组重测序(10×)。通过鉴定双亲本定位群体中优良的产量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TL),构建了KN9204的高分辨率遗传组成图谱,显示了有利基因组片段的亲本来源,小偃693是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对KN9204的高产潜力贡献很大。本研究对来源于小偃693的主效稳定QTL进行了精细定位,并阐述了KN9204关键基因组片段在其衍生品系中的传递,表明含有有益基因组合的单倍型块和育种者的定向选择都是保守的,选择育种在本研究中被证实。
鲁东大学小麦分子育种团队崔法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凌宏清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李俊明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鲁东大学赵春华副教授,江苏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张娜副研究员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ZR2019ZD16)和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GNC106126和2021LZGC009)的资助。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https://doi.org/10.1016/j.jia.2023.02.013
Cite the article:
ZHAO Chun-hua, ZHANG Na, FAN Xiao-li, JI Jun, SHI Xiao-li, CUI Fa, LING Hong-qing, LI Jun-ming. 2023. Dissecting the key genomic regions underlying high yield potential in common wheat variety ‘Kenong 9204’.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2(9): 2603-2616.
研究团队简介
鲁东大学麦类分子育种团队主要从事小麦分子育种、数量遗传学及基因组学相关研究。目前在小麦产量性状重要基因位点挖掘,基因克隆及遗传调控网络解析的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团队负责人崔法,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选育小麦优异高代新品系20余个,累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目前担任BMC Genetics和BMC Genomics编委,山东省遗传学会理事。
本文转载自农业科学微平台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