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文献 | 徐雁平、马忠文主编“晚清珍稀稿本日记”丛书出版
2023/9/22 9:24:36 阅读:62 发布者:
明清时期,写日记已是蔚然成风。不少文人、官员和学者,出于各种目的,基本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只是本人刊行的日记比较少。究其原因,可能在时人观念中,日记还算不上“著述”,不值得去刊刻传世;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或许在于,日记的私密性太强,不便拿给外人看。所以,大部分日记还是以稿本或钞本的形式被保留在子孙、门生手里,一代代传承下来。自古迄今,经历种种劫难,存世的稿钞本日记已经不多了。据统计,有日记留存于世的近代人物只有1100人左右。因此,今天保存于公、私收藏机构或个人手里的稿本日记,无不享受着善本的待遇,备受世人的关注和珍爱。
洪钧使欧奏稿(苏州博物馆藏)
如人们所知,日记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文献,具有全面记载生活各个侧面的综合性特点。日记永远都能以第一现场的感觉,将阅读者带入特定场景,沿着作者的心路,去体会当年的生活、境遇与情感,熟悉已经远去的风俗习惯和历史细节;哪怕从其中的任何一天读起,也可以读得下去,因而被视为一种很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有温度”的文献。人们喜爱日记正是源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当然,注重个性化材料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研究取向,也推动了学界对日记的重视和利用,以日记为核心材料从事研究的学术成果也越来越多。
日记研究丛书(全5种)
张剑、徐雁平 主编
总定价:450.00
目前,日记的出版主要通过原稿影印和整理标点两种形式。原稿影印日记始于20世纪石印、珂罗版技术被大量采用的时代。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陆续影印出版有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和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同为晚清著名日记,比起同时代排印的《湘绮楼日记》,李、翁的日记都是根据稿本影印的,因而使人们能够更为真切地感受日记的原始样貌,甚至作者的书法风格、涂改痕迹,都得以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时至今日,先进的数字扫描和印制技术,进一步促动了新一轮稿本日记的大批量出版,使“久藏深闺”的珍稀稿本日记,得以更多地呈现在研究者面前。可是,对学术研究而言,影印本虽然保存了日记原貌,出版周期也相对较短,但卷帙庞大,且日记多为行草书书写,字迹不易辨识,阅读和利用并不及整理标点本方便。所以,根据原稿本或影印本将日记内容加以点校,一直是文献整理者的重要任务。近些年影印出版的近代人物日记,如钱玄同、绍英、皮锡瑞、朱峙三、徐乃昌、江瀚、张、王伯祥等人的日记,也陆续经学者整理后出版了点校本,大大方便了学者利用和研究。由凤凰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自2014年以来,已经出版9辑100余种,其中日记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诸如孙毓汶、有泰、张佩纶、邓华熙、袁昶、耆龄等人日记都是据稿本或稿钞本影印版整理出来的,上述日记一经刊行就受到学界的广泛欢迎。整理本还有一个优势,便是对日记中的讹误做出校订,加补公元纪年,方便读者查核。不惟如此,整理本日记除学者外,也受到不同兴趣读者的欢迎。这几年,出版界、读书界兴起的“日记热”,都与整理本日记的大量印行密切相关。可见,持续推进稿本日记的整理出版工作,对普及中国传统日记知识,增进读者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九辑(全12种)
张剑、徐雁平、彭国忠 主编
总定价:1368.00
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和凤凰出版社的积极支持下,“晚清珍稀稿本日记”得以立项,精选十二种有重要价值的晚清珍稀稿本日记邀请专家进行整理。这批日记分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苏州博物馆、常熟市图书馆等机构,一部分尚未影印出版。这次整理,在做好字迹辨识、释文、标点的前提下,更提倡以研究为基础,撰写有学术深度的导言,搜集传记资料作为附录,并尽可能编制人名索引,来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和便利条件。这十二位日记作者,既有位列封疆的李星沅,状元洪钧,探花潘祖荫、吴荫培,传胪华金寿,翰林秦绶章,也有满洲官员、驻藏大臣斌良,兵部侍郎文治,还有像楼汝同、黄金台、柳兆薰、萧穆这样的地方官员、学者和士绅贤达。这批日记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晚清重大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教育考试、金石学术、社会风俗、人物交往、文艺创作、生活琐事等,靡所不包,合而观之,不失为观察晚清社会的一面镜子。另外,此次所选日记多为首次整理。也有例外者,如《李星沅日记》,此前已有据上海图书馆藏钞本整理的刊本,这次整理所用底本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珍藏的稿本,较前整理本篇幅大为增加,更加完善。
斌良《乌桓纪行录》书影
总之,这批稀见稿本日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文学史、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军事史、教育史、文化史、生活史、气象史、思想史的珍贵史料,参加整理者都是长期从事文史研究和文博事业的专家学者,具有扎实的文献学功底和整理经验。相信这套书的出版,将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文化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当然,由于在文字识别等方面实际存在的困难,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我们诚恳希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便今后的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本文为“晚清珍稀稿本日记”序,标题为微信编辑重拟
“晚清珍稀稿本日记”(全11种)
徐雁平、马忠文 主编
【已出4种】
斌良日记 文治日记
(清)斌良、文治 著;周昕晖 整理
ISBN:978-7-5506-3711-5
定价:98.00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本书分为《斌良日记》《文治日记》两部分。《斌良日记》所收,为斌良之《乌桓纪行录》。斌良(1784-1847),字备卿,又字笠耕,号梅舫,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仕至刑部侍郎、驻藏大臣。《乌桓纪行录》是其于道光十七年(1837)出使土尔扈特往返途中的日记。所记沿途台站城池、民风民俗,以及致祭土尔扈特之过程等,颇具史料价值。日记中所录斌良诗作,亦有一定校勘意义。《文治日记》所收,为文治在光绪年间典试、视学之日记四种。文治,字熙臣,号叔平,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仕至兵部侍郎。文治之日记,记载了由北京到甘肃、浙江,以及浙江到广东的沿途所经所见,且反映了清末官员出学差、试差的实际情况。
洪钧日记
(清)洪钧 著;朱春阳 整理
ISBN:978-7-5506-3448-0
定价:98.00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洪钧日记》收录了洪钧自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十九年(1893)间共计十六年的日记,其中有间断。洪钧(1839-1893),同治七年状元、清末外交家。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以状元身份充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是清末许多外交大事的亲历者。日记记述了其同光年间读书,科举,任职翰林、礼部、内阁的为官经历与出使德国、奥地利等国的见闻及建树,对晚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官场生态、日常应酬、外交、教育科举皆有详备反映。其日记多角度反映了清末的政治动态、经济走向、风土人情特别是外交的实况,鲜明地呈现出易代之际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华金寿日记
(清)华金寿 著;李开军、孙文成 整理
ISBN:978-7-5506-3972-0
定价:98.00
出版时间:2023年8月第1版
《华金寿日记》是晚清官员华金寿所记日记。华金寿(?-1900),原名铸,字铜士,一字祝萱,号竹轩。直隶天津人,清代翰林,官至吏部左侍郎,善行书,曾多次担任各省主考、学政。本书收录日记三种:第一种是光绪五年(1879)主考湖南乡试日记,所记起自五月二十二日得旨充湖南正考官,止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还京覆命;第二种题作《督学中州日记》,所记起自光绪十一年(1885)八月初一日奉旨出任河南学政,止于光绪十四年(1888)四月初六日巡考行至郑州;第三种题作《督学山左日记》,起自光绪十九年(1893)五月十二日奉旨出任山东学政,止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一月初四日还京蒙召见。三种日记记录了华金寿的往来行程,湖南、河南、山东三地省城的官场往来,湖南乡试的闱中生活,河南、山东全境的岁试奔波,各地考题、学额等等,较细致地呈现了晚清一个考官、学官的日常生活。
吴荫培日记
(清)吴荫培 著;潘振方 整理
ISBN:978-7-5506-3893-8
定价:118.00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本书为清代文人官员吴荫培的日记。吴荫培(1851-1931),字树百,号颖芝、云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光绪十六年(1890)获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历为福建乡试副考官,会试、顺天乡试同考官。京外官历任廉州、潮州、镇远知府。此后还自费到日本考察。辛亥革命后,退归故里。吴荫培数十年未尝间断日记,积稿数十册于家。但在抗战期间日记稿本多有散失,仅存十册,内容集中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之间,多涉及当时朝野逸闻,如其在光绪二十六年详细记录其在北京等地亲眼见闻;再如记载福建乡试、顺天乡试的具体过程;再如其就沪宁铁路借款等事上疏详细过程,以及数年间其在北京等地人际交往。此日记对于研究晚清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即出7种】
《黄金台日记》
《潘祖荫日记》
《柳兆薰日记》
《萧穆日记》
《秦绶章日记》
《楼汝同日记》
《李星沅日记》
(来源:凤凰出版社)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