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著名历史学家、“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新作!

2023/9/18 9:32:49  阅读:100 发布者:

一部全面而引人入胜的巴勒斯坦生活史

大量首次公开的私人资料、多个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

描绘了一个帝国的衰落、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另一个国家的悲剧

一个完整的巴勒斯坦

一个完整的巴勒斯坦——英国委任统治时期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

[]汤姆·塞格夫 著

丁辰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8

1917年,英军挺进耶路撒冷并实际控制巴勒斯坦。英国人大笔一挥,同时向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许诺:他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这片应许之地变成了两项承诺的标的物。尽管英国人“签收”了“一个完整的巴勒斯坦”,但在殖民政府进驻之前,巴勒斯坦实际上就已经被分成了两半。英国人的到来并没有给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三十年的混乱治理,引发了时至今日仍无法走出的冲突与战乱。

利用大量未开发的档案材料,本书作者塞格夫创新性地探索了巴勒斯坦国建立之前的戏剧性时期,重建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悲剧性失误的动荡时代。他介绍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艾伦比将军、阿拉伯的劳伦斯、大卫•本-古里安——以及一系列的拓荒者、特工、外交官和狂热分子。他追踪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逐步走向对抗的过程,通过再现巴勒斯坦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的活动与人生,带领读者重新思考和探索这一段苦难的历史。

《一个完整的巴勒斯坦》充满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对所有视角都很敏感,出色地描绘了一个帝国的衰落、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另一个国家的悲剧。

与犹太人的契约/书摘

      英国人进入巴勒斯坦是为了打败土耳其人,留在那里是为了不让法国人染指,而把巴勒斯坦交给犹太复国主义者则是因为他们爱“犹太人”。事实上,他们也厌恶犹太人,既崇拜又鄙视他们。最重要的是,他们害怕犹太人。英国人既没有受到战略性考量的指引,也没有有序的决策过程。当他们发表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贝尔福宣言》时,同样的因素也在起着作用。该宣言不是军事或外交利益的产物,而是偏见、信仰和政治手腕的产物。催生了这份宣言的人是基督徒、犹太复国主义者,甚至是反犹主义者。他们相信犹太人控制着世界。

1915 1 月,在土耳其参战不到 3 个月的时候,有关征服巴勒斯坦并最终在那里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的建议第一次以备忘录的形式呈现在大英帝国的内阁面前。这份文件的起草人是邮政局长赫伯特·塞缪尔(Herbert Samuel),一个犹太人。塞缪尔是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但他以自己独有的谨慎方式来维持自己的这重身份。他似乎把犹太复国主义看作沟通其犹太教信仰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桥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三十四岁。

塞缪尔深知其中的困难。他在备忘录中写道:“试图过早地在一个世纪内实现犹太国家的愿望,可能反倒会使其实际实现的时间倒退许多个世纪。”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解释说。犹太人的少数统治不应该强加到人口比例占多数的阿拉伯人身上,相反,应该先实现犹太人的多数地位。无论如何,巴勒斯坦的面积太小,无法吸纳世界上所有的犹太人,也因此不能为欧洲的犹太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但那里的确存在容纳三四百万犹太人的空间,他总结说。

夺取巴勒斯坦的建议符合当时伦敦人的想法。当他们谈到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时,有一种倾向是把它看作一个大蛋糕:这个国家将得到一块,那个国家将得到另一块。奥斯曼人即将失去的领土被认为是胜利者之间分享的战利品。英国的一份犹太复国主义期刊写道:“我们已来到世界历史上的巅峰时刻,世界地图将被重塑。”还有人想到了交换领土的方案—— 正如一份建议所言,如果法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让步,作为交换,它将得到非洲的一些殖民地。

但塞缪尔的备忘录与内阁会议上的大多数外交政策文件不同—— 它是一种神话和预言,用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的话来说,它是“近乎抒情的爆发”。“我们不要妄言在以赛亚的同胞中没有天才,或在马卡比(Maccabees)的后裔中没有英雄主义,”塞缪尔引用历史学家托马斯·麦考利(Thomas Macaulay)的话写道。他承诺说,只要给犹太人的灵魂一个身体,让它居于其间,它就会回来,并丰富这个世界。在一次私下谈话中,塞缪尔还谈到了重建犹太圣殿的必要性。

塞缪尔在给他同事的信中写道,吞并巴勒斯坦并让犹太人在该地定居,这能帮助英国完成其历史使命:将文明带入蛮荒之地。他概述了巴勒斯坦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情况:专制、腐败、落后、肮脏。几百年来,这一地区没有给世界带来任何好处。而犹太人则将带来进步和启蒙,在英国的统治下,这片土地将得到“救赎”。巴勒斯坦将提高大英帝国的声望,它的征服“甚至会给大英帝国的皇冠增添光彩”。英国公众也需要巴勒斯坦,如果战争结束后英国却没有任何实际收益,他们会感到失望。德国在非洲没有多少殖民地,夺取它们也是不明智的选择。“在新教世界里,人们对这种思想存在着普遍且根深蒂固的同情心理,即让犹太人回到其祖传的故土上去。他们对实现这一早已被言明的预言存在强烈兴趣,”他写道。塞缪尔坚称,“收回基督教圣地也会增加这一政策的吸引力”,并使人们更容易进入这些圣地。

塞缪尔接着说,犹太人与以色列地之间的联系与世界一样古老。犹太人对回归故土的渴望已经有 1800 年的历史了。如果英国吞并巴勒斯坦,打算有朝一日建立一个犹太国家,那么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数百万犹太人,包括在美国的两百万犹太人,将世世代代永远表示感激。塞缪尔写道,“整个种族”的善意“未必没有价值”。他指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生活时,培养了许多伟人—— 政治家、先知、法官和士兵。犹太人的大脑是一种“不容轻视的生理造物”。

塞缪尔只是简短地提到了某个欧洲列强可能控制巴勒斯坦的情形,这会危及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但显然他并不是真的对此存有顾虑。他想到的是法国,该国在中东地区有自己的领土野心。

外交大臣格雷对这份备忘录付之一笑。显然,他写道,这份备忘录里的确体现出了迪斯累里(Disraeli)非常喜欢的那句格言:“种族(race)就是一切。” 把世界上所有犹太人聚集在一个国家的想法让他为之一颤。“一个多么有意思的族群!”他冷笑道。但当他真正与塞缪尔谈论将巴勒斯坦划给犹太人的前景时,格雷却声称这一想法“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不过,他还是认为英国不应该再承担任何殖民责任,他担心英国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陷得过深。

在与外交大臣和其他官员交谈后,塞缪尔决定重新起草他的备忘录。他删去了第一版中过于感性的表述,并补充说,即使是那些不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犹太人也赞成他的建议。他还削减了建议在巴勒斯坦定居的犹太人数量,从“三四百万”减少到了“三百万”。在修改后的版本中,他不再谈及“吞并”巴勒斯坦,并将之纳入大英帝国的版图,转而提出建立英国“保护国”的建议。这些都是巨大的修正,但备忘录的核心内容却与之前保持一致。

几个月后,英国在伦敦成立了一个部际委员会,用于议决奥斯曼帝国领土的未来。委员会的成员们主要是对一些战略性议题进行了权衡。巴勒斯坦的重要性被放置在保障英国与印度交通安全的背景中。但英国并不需要为此目的而控制这个国家。事实上,委员会并没有建议征服巴勒斯坦。不论如何,英国并没有战略上的理由把巴勒斯坦交给犹太人。巴勒斯坦当然也可以给阿拉伯人。

在战争开始时,英国的行动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打击德国的最佳方式是在西欧进行直接对抗。从东面经奥斯曼帝国包抄德国的可能性当时尚未被列入作战计划。因此,塞缪尔提出的行动与其同僚们的战略思想相违背。然而,这一提议却真的激起了他们的历史正义感,引发了他们基于《圣经》而同情犹太人的倾向,唤醒了他们对犹太人所拥有的强大力量的模糊但根深蒂固的信念,但显然也点燃了他们摆脱犹太人的希望。

正是这些情感促使英国参与解决“犹太问题”—— 英国于 1903 年提出在英属东非地区划出一块土地,供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一个由犹太人自治的定居点。当时,伦敦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找到了一位律师为其服务,以方便其与外交部的联系。这位律师的名字叫戴维·劳合·乔治。《犹太纪事》(TheJewish Chronicle)认为劳合·乔治热衷于犹太复国主义事业,且塞缪尔在撰写备忘录的时候也曾咨询过他的意见。事实上,劳合·乔治的确相信犹太人能重回锡安。

作者/译者简介

汤姆•塞格夫,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1949:第一批以色列人》《第七个一百万:以色列人和大屠杀》《本-古里安传》《西蒙•维森塔尔传》等书,主要研究以色列建国史、后锡安主义以及以色列的美国化等问题。

译者:丁辰熹,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文学学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人文学院伊斯兰与中东研究专业文学硕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曾先后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科威特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交流访问;研究方向包括比较法、摩洛哥宪法、马格里布地区法律制度等;译著有《六日战争——19676月和现代中东的创生》(九州出版社2020年版)。

目录

总序 展开地区研究的三根主轴 刘东/1

致谢/1

缩略语/1

引言 直到我们再次相见/1

第一部分 幻想(19171927

1章 哈利勒·萨卡基尼接待了一位访客/15

2章 “与犹太人的契约”/39

3章 自助餐/65

4章 自尊与自尊的较量/98

5章 在穆罕默德与科亨先生之间/119

6章 内比·穆萨,1920/148

7章 沉稳的目光和结实的下巴/168

8章 雅法,1921/200

9章 文化战争/233

10章 耶菲姆·戈尔丁来到巴勒斯坦/260

11章 一个新人289

12章 与友人的谈判/314

第二部分 恐怖(19281938

13章 耶路撒冷的神经/345

14章 希伯伦,1929/367

15章 契克斯庄园的早餐/384

16章 比尔宰特的哈姆雷特/401

17章 哈利勒·萨卡基尼有了自己的家/423

18章 巴勒斯坦制造/440

19章 驴子的故事/467

20章 爱尔兰在巴勒斯坦/490

第三部分 决断(19391948

21章 狩猎季节/527

22章 “让我去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552

23章 最后的礼炮声/575

版权声明

本文资料由上海人民社提供,人文学术社整理排版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