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作者利用古典文献研究之长提出独到见解,为宋初历史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2023/9/18 9:28:30  阅读:98 发布者:

一介武夫,如何结束数十年的极乱之世,缔造“华夏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

宋太祖

作者:顾宏义

ISBN978-7-218-15521-0

出版品牌:万有引力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刘飞桐

出版时间:2023-9

定价:138.00

赵匡胤正生逢五代这一动荡分裂、“易君如骰棋”的极乱之世。他的家世平平无奇,年方及冠就为家庭生计,不得不离家求职,在历经长达一年半一无所获的流浪之后,终于被当时的后汉重臣、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收为帐下亲兵。以此为起点,他仅在约十年间就快速跃升为后周的高级将领,并一举篡夺政权,成为叱咤风云、君临天下的开国皇帝,不仅南征北战、统一疆域,更通过收拢兵权、厘革官制、大兴文教、鼓励农商等手段稳定了宋初局势,奠定了绵延三百余年的赵宋王朝的基业。

本书既在陈桥兵变、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等宋初诸疑案上,有异于成说之新见,在宋太祖针对宋初乱局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政策上,亦深稽博考,融叙事与考辨于一体,全面地展示了一位与“秦皇”“汉武”“唐宗”比肩的千古一帝的个人形象与千秋功业,更借赵匡胤的传奇一生,重现了五代末至宋初的历史风云。

学者推荐

宋太祖以当时通常的方式夺取政权,创立了宋王朝,崇文的政策取向却无意中造就了士大夫政治,形成中华文化造极的辉煌时代,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宋太祖作为不世出的杰出帝王,没有身与名俱灭,而是唐宗宋祖并称,厕身于汗青。围绕着宋太祖,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雪夜定策”到“烛影斧声”“金匮之盟”,流传着很多轶事和谜团,吸引着历史研究者去探索。一向注重文献考证的顾宏义教授,积薪居上,后出转精,吸收既有研究成果,并在自身对宋初历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奉献出迄今为止学界篇幅最钜的宋太祖大传,学术规范严谨,且雅俗共赏。曲致入微,引人入胜,其间考索论证,既有共鸣,亦可争鸣,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成为一个新的里程碑。——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王瑞来

赵匡胤以一介武夫终结五代扰攘,其立国规模形塑了天水一朝的国家品格,顶层制度影响了后续三代的王朝统一,遂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跻身于中国杰出的帝王之列。宋太祖一生颇具传奇的色彩,文治武功为人乐道,疑案迷踪匪夷所思。著者从皇位授受的视角对宋初政治下过钩隐索微的大功夫,别有专书行世,故这部新著在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等千秋疑案上,既有异于成说的真相抉发,又有独持所见的史事评骘,镕汇叙事与考辨入一炉,兼顾普及与提高于全书。读其书者应能更全面认识这位开国君主,更深刻把握那段历史风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虞云国

前言

古人有言:“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模,可以豫知矣。”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其基本国策、制度,即肇始于开国之初的宋太祖时期。因此,开创了赵宋一代三百余年基业的宋太祖赵匡胤,也就与那“秦皇”“汉武”“唐宗”等古代杰出帝王并列,成为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产生重大影响、留下深刻印记的重要人物。

赵匡胤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诞生于洛阳(今属河南),建隆元年(960)创立宋王朝于开封(今属河南),死于宋开宝九年(976),享年五十岁。据古代礼法,事物之原始称“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之君,庙号太祖,又古代习称一朝之开国帝王为“艺祖”,故宋人常常尊称赵匡胤为艺祖、太祖,而后世之人一般称之为宋太祖。

赵匡胤生逢五代极乱之世。9世纪末,那繁盛强大一时的大唐帝国,在经历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劫难之后,又遭到了唐末黄巢农民战争的致命一击,其本就奄奄一息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907 年,通过镇压黄巢农民军发家的军阀朱全忠,凭借长枪大刀、烈马悍卒,逼迫唐朝最后一位君主唐哀宗退位,自行加冕做了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自此,中国历史便进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五代是指先后立国于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十国则是指前后出现于南方与山西等地的前蜀、后蜀、吴、吴越、南唐、楚、闽、南汉、荆南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这五代十国是晚唐藩镇之祸的扩大和延续。为篡夺政权、争抢地盘,这些政权内部以及相互之间,不断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杀人盈野,赤地千里,无辜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到前所未有的大破坏,成为中国历史上至为黑暗、动荡的时期。常言道“乱世出英雄”,恰就在这风云变幻、天地翻覆的大分裂、大动荡之中,赵匡胤身为一个浪迹江湖、囊无分文的流浪者,无奈投军,却迅速脱颖而出,仅仅十年左右时间,便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快速晋升为后周政权的高级将帅,并依靠手中的枪杆子,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举篡夺后周政权,成为叱咤风云、君临天下的开国皇帝,建立起延续三百余年的赵宋王朝。

著名学者陈寅恪以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每每为后人所称誉不已的宋代“尚文”国策,即肇始于宋太祖:“艺祖革命(指宋太祖创立宋朝),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在五代乱世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的宋太祖,面对着五代十国各个政权之寿命长则二三十年、短则不足十年的严酷现实,在登基伊始,便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以求能长治久安。

开国之次年,宋太祖即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和平方式,解除了禁军大将的统兵之权;继而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以防御契丹军队的南下,而遣大军向南先后平定了荆南、楚、后蜀、南汉、南唐诸割据政权。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宋太祖又厘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军政,三司使掌财权,以分宰相之权;选拔州府精壮士兵为中央禁兵,以削弱地方军力;创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有效地防止将领拥兵造反的可能。在地方管理上,遣京朝官为知县等,以削弱各节度使之权;各州府增设通判一职,以分割知州的权力;派遣文臣替代武将出任地方长官;等等。同时,宋太祖还十分注意文教,惩治贪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有力地扭转了自唐代后期以来社会因长期战乱而极端凋敝的局面,为宋代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宋太祖为强化其中央专制集权统治而施行的崇文抑武、偏重防内的国策,也对整个宋代“积弱”局面的形成,有着颇为深刻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位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真命天子”,宋太祖那斑驳而雄奇的一生经历自然颇具传奇色彩。但是,由于宋人对其开国之君的刻意神化,以及出于皇权之争等原因,对有关宋太祖的部分史实加以回避、曲笔,致赵匡胤早年事迹隐晦不明,却留下一些颇为荒诞难信的记录和传说,以及诸如“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斧声烛影”之类千古疑案。由此,本书在充分展现宋太祖立基开国、文治武功之雄才大略的同时,还注意对其早年经历、宋初诸历史疑案,对相关文献记载和传说,进行一番钩隐抉微,考辨订误,去伪存真,以尽量还其本来面目,明了其历史地位。

作者简介

顾宏义,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宋史、古典文献学研究。著有“两宋烽烟录”丛书等通俗宋史读物及《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为中心》《宋朝方志考》《两宋笔记研究》《宋事论考》等学术著作,整理出版《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名臣碑传琬琰集校证》《历代四书序跋题记资料汇编》《宋代日记丛编》等古籍十余部,并参与编纂整理《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以及《二十四史·宋史》等古籍的修订,主编有《宋元谱录丛编》等,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赵匡胤的家世、亲眷及其早期经历

一、乃祖乃父

二、夹马营里香孩儿

三、赵匡胤的兄弟姐妹

四、赵匡胤的妻妾儿女

第二章 从落魄江湖行至殿前都点检

一、落魄江湖行

二、从河北投军到高平之战

三、转战淮南

四、兵取三关

五、擢拜殿前都点检

第三章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一、幕府诸谋士与义社十兄弟

二、陈桥兵变

三、赵宋王朝的创立

第四章 宋初形势的稳定

一、变家为国:构建新的权力中枢

二、讨平二李

三、杯酒释兵权

四、收藩镇之权

五、“抑武”以“强干弱枝”

第五章 “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

一、“雪夜定策”

二、北御契丹

三、收荆湖

四、平后蜀

五、灭南汉

六、取南唐

七、三征北汉

第六章 创业垂统,建法立制

一、宋太祖誓碑

二、“宰相须用读书人”与“异论相搅”

三、“尚文抑武”国策的确立

四、“天子门生”与官吏的选任考核

五、创法宽刑与“绳赃吏重法”

六、经济恢复发展与东京城的建设

七、“见在佛不拜过去佛”:宋太祖时期的宗教政策

八、宋太祖的性格、爱好及其他

第七章 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

一、金匮盟约的真伪

二、宋太祖与赵光义、赵普的关系演变

三、斧声烛影

四、永昌陵

一、宋太祖大事年表

二、征引书目

版权声明

本文资料由广东人民社·万有引力提供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