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管理世界》|| 张克中、黄永颖、何凡:社保缴费的转嫁效应与劳动力市场再分配

2023/9/15 17:31:46  阅读:8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管理世界杂志 ,作者张克中

社保缴费的转嫁效应与劳动力市场再分配

文章来源

作者:

张克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黄永颖(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何凡(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3年第9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社会保险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21世纪初省级养老保险征收机构的变更(规范化改革)和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法制化改革),本文系统评估了社保缴费的转嫁效应与劳动力市场再分配。研究发现:(1)两次改革均提高了企业的实际社保缴费率,但缴费负担的转嫁形式不同。规范化改革增加的缴费负担由企业承担,并减少了企业的雇佣规模,而法制化改革增加的缴费负担由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既降低员工工资,也减少了企业雇佣人数;(2)进一步分析显示,规范化改革中不同技能员工受到的就业冲击差异在不同模型中表现并不稳健,而法制化改革中低技能员工的工资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大,表明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表现存在差异;(3)工资刚性和缴费凸显性较好地解释了两次改革中社保缴费的转嫁形式差异以及产生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原因。研究结论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再分配功能、扎实推进全社会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再分配  征管体制  税费转嫁  技能异质性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厘清这些政策工具影响收入分配的途径及其作用机理是加大调节力度和提高精准性的重要前提。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从建立之初,便肩负着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使命。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中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就在不断地提升征收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2018年开启了社会保险费全面移交税务机关征收的重大改革。随着中国社会保险征管体制的完善和社保缴费占政府收入比重的提高,社保缴费如何影响收入分配显得愈发重要却鲜少受到现有文献的关注。

从理论来看,社保缴费调节收入分配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改变员工相对工资水平直接影响收入分配,二是通过改变企业雇佣结构间接调节收入分配。许多文献考察了社保缴费对劳动力总就业或者人均工资的影响,忽略了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除此之外,鲜少有文献探讨社保缴费的转嫁形式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系统评估了社保缴费的转嫁效应与劳动力市场再分配,并探究缴费转嫁存在差异以及产生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主要内容

本文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工资刚性以及缴费凸显性纳入了统一的社保缴费转嫁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1996~2007CPES数据、2008~2020A股上市民营企业数据以及1996~2014CHNS数据等,本文利用省份养老保险机构的变更和《社会保险法》的实施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社保缴费的转嫁效应与劳动市场再分配。从社保缴费的转嫁效应来看,两次改革均提高了企业的实际社保缴费率,但缴费负担的转嫁形式不同。规范化改革增加的缴费负担由企业承担,并减少了企业的雇佣规模,而法制化改革增加的缴费负担由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既降低员工工资,也减少了企业雇佣人数。从社保缴费的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来看,规范化改革中不同技能员工受到的就业冲击差异在不同模型中表现并不稳健,而法制化改革中低技能员工的工资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大,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表现存在差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工资刚性和缴费凸显性较好地解释了两次改革中缴费转嫁的差异以及产生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原因。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1)规范化改革和法制化改革均提高了企业的实际社保缴费率,但缴费负担的转嫁形式有所不同。规范化改革增加的缴费负担由企业承担并减少了其雇佣规模,而法制化改革增加的缴费负担由员工和企业承担,降低员工工资的同时也减少了企业雇佣人数;(2)规范化改革中不同技能员工受到的就业冲击差异在不同模型中表现得并不稳健,而法制化改革中低技能员工的工资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大;(3)工资刚性和缴费凸显性较好地解释了两次改革中缴费转嫁的差异以及产生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原因。

本文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一,加大对低技能、低收入群体的社保支持。在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管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对低技能、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与收入支持政策,可借鉴瑞典面向年轻人的定向工薪税减免改革,扩大对特殊群体和重点群体的社保缴费减免和待遇支出,这些措施有利于缓解社保征管对收入再分配的负向影响。第二,深化社保收支体制改革。一方面,在社会保险费全面移交税务机关征收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明确税务机关在征缴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处罚权力,充分发挥其在及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社保缴费现期支付与未来收益的联系,提高个体参保的积极性,实现缴费负担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有效率的分配。第三,协调好“强征管”与“降费率”的关系,优化社会保险基金筹资制度。一方面,征管力度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降费率空间,可通过协调“强征管”与“降费率”的关系,缓解“强征管”可能产生的逆向再分配效应;另一方面,可通过优化社会保险基金筹资制度,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同样有利于缓解“强征管”对收入分配的负向影响。

四、边际贡献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文系统评估了社保缴费的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丰富了社保缴费转嫁的内涵。社会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再分配效应,这一重要问题往往被学者们所忽视。结合缴费的转嫁形式来看,社保缴费的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改变员工相对工资水平直接影响收入分配;二是通过改变企业雇佣结构间接调节收入分配。但是,有关社保缴费的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经验证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憾:只关注社保缴费对劳动力总就业或人均工资的影响,忽略了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少量文献考察了财税政策的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但考虑到社保缴费和税收之间的差异,其结论难以直接借鉴。因此,有必要单独对社保缴费的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进行分析。

其次,从历史视野探讨两次改革中社保缴费转嫁形式的差异与成因,为理解缴费转嫁争议提供新的视角。虽然大量研究证实缴费负担的调整会影响员工工资和就业,但这些关于社保缴费归宿的研究存在3种不同的结果:完全由员工承担、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以及完全由企业承担。实证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不同研究所使用的社保改革是不同的。基于此,本文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工资刚性和缴费凸显性纳入统一的社保缴费转嫁分析框架,从历史视野探讨了缴费转嫁的差异与成因,这为理解缴费转嫁争议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后,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再分配功能提供经验启示。本文借助中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进行研究,发现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管会提高企业缴费负担,并且对低技能员工的工资和就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在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管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对低技能、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与收入支持政策,强化低技能劳动力的权益保护,减轻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为构建与劳动力市场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政策启示。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

我们的研究团队长期关注社保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和个体的行为及其作用机理,持续跟踪社保领域的前沿文献,同时也花费大量的时间对社会保险制度和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这是本文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本文写作开始于2019年,先后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并收获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在投稿过程中得到了编辑部、外审专家和终审专家专业、细致和耐心的建设性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对文章不断的打磨、修改与丰富,在质量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对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我们也要感谢567 Seminar的各位老师和同门在写作、投稿和修改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对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讲好中国社会保险故事、促进中国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文章刊发:

张克中、黄永颖、何凡:《社保缴费的转嫁效应与劳动力市场再分配》,《管理世界》,2023年第9期,第69~88页。

ZHANG Kezhong, HUANG Yongying, HE Fan. The Incidence of Soci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s and Labor Market Redistribu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2023, 39(9): 69-88.

转自:“三农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