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AEM封面文章:电负性纳米通道隔膜实现高稳定性和高质量锂金属阳极

2023/9/15 15:06:13  阅读:91 发布者:

标题:Electronegative Nanochannels Accelerating Lithium-Ion Transport for Enabling Highly Stable and High-Rate Lithium Metal Anodes

第一作者:Zhendong Hao

通讯作者:Qianqian Zhang / Xiangming He

DOI10.1002/aenm.202204007

01

全文速览

受生物离子通道的启发,本文开发了一种具有选择性和快速的Li+迁移特性电负性纳米通道隔膜,从而实现无枝晶和高速率的锂金属阳极,在液态锂金属电池中能够实现高Li+迁移数(0.77)和高Li+电导率(1.36 mS cm2)。这种Li+迁移动力学的优化可以显著延长锂枝晶的成核时间并抑制枝晶生长,在高电流密度(5 mA cm2)下实现超过2000 h的稳定的镀锂/剥离循环。当组装到锂金属电池中时,与商用聚烯烃隔膜相比,电负性纳米通道隔膜具有优越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02

背景介绍

锂金属电池(LMBs)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性能电池,但有限的能量密度和锂枝晶的瓶颈问题阻碍了应用化的进程。构建功能隔膜能够有效地减少阴离子迁移量,增加Li+迁移量,来抑制锂枝晶成核和生长,但随着隔膜渗透率的损失,会降低离子电导率。而生物离子通道具有高离子选择性和超快离子转移功能,在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设计仿生纳米通道能够有助于实现高离子选择性和超快离子迁移,在可充电电池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03

本文亮点

1) 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电负性纳米通道隔膜,以实现Li+的选择性和快速导电,用于构建高性能的无枝晶锂金属电池(LMBs)

2) 该功能隔膜可以提供高Li+迁移数(0.77t Li +)和高Li+电导率(1.36 mS cm2),这有助于在锂金属阳极上实现稳定的镀锂/剥离循环。

3)电负性纳米通道隔膜应用到锂金属电池中时,比商用聚烯烃隔膜具有优越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04

图文解析

 

1 生物细胞膜具有带负电荷的表面和阳离子通道,使嵌入生物阳离子可以实现快速的选择性转移,启发并开创了一种在内表面带负电荷的聚丙烯酸(PAA)基团的多孔阳极氧化铝(AAO)膜的纳米通道隔膜(ENS)。在电解液中,带负电荷的内表面可以通过吸附反离子而形成双电层(EDL),实现阳离子的高选择性和快速转移。

2 STM显示制备得到的ENS具有规则的纳米通道和狭窄的孔径分布,这有助于在隔膜分中实现Li+的均匀迁移(a)。同时,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和Zeta电位测量确定了电负性的PAA有效地嵌入了纳米通道(b,c)。此外,ENS与商用聚烯烃隔膜(CPS)的物理性质比较证明ENS是一种理想的高性能LMBs候选材料(d)。基于COMSOL模拟计算,发现在CPS纳米通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离子浓度分布相同,没有明显的离子选择性,而ENS纳米通道中的阳离子浓度比CPS中高几个数量级,表现出优异的阳离子选择性,有利于ENS纳米通道内阳离子的快速迁移(e,S10)

3 测量了隔膜的界面电阻,极化前后ENS的界面电阻均小于CPS,并计算出CPSENSLi+迁移数分别为0.470.77(a)。电化学阻抗谱(EIS)测量了ENS的电导率为1.76 mS cm-1,是CPS (0.27 mS cm1)6.5倍,测得ENSCPS-电解质体系的活化能分别为8.859.33 kJ mol1,表明ENS能促进离子的迁移(b,c)。对使用两种隔膜的Li/Li对称电池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塔菲尔曲线计算出CPSENS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0.060.20 mA cm2,表明ENS可以降低隔膜和锂金属阳极之间的界面电荷转移势垒。相反,ENSLi+电导率和总电导率远远高于CPS,也优于几乎所有已报道的功能隔膜(d,e,f)

4 CPSENS组装成对称的Li/LiLi/Cu电池。其中,非选择性的CPS导致了大量的阴离子迁移,从而促进了锂枝晶的形核和生长,因此,随着电流的变化,极化电压波动较大且显著增加。而ENS由于选择性和快速的Li+迁移,在电流密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较小的极化电压,在0.2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可以实现极其稳定的镀锂/剥离循环,可见,使用ENS的电池可以比使用CPS的电池提供更高和更稳定的库仑效率(a,b,c,d)。对Li/Li对称电池进行了长期循环测试,在5mA cm2 (2.5mAh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通过ENS可以实现超稳定的镀锂/剥离循环超过2000小时,这种锂金属阳极的稳定性几乎优于所有已报道的功能隔膜(e,f)

5 非原位研究了新鲜的和长期循环的CPSENS基锂金属电极的形貌和组成。其中,新鲜锂表面致密光滑,无明显缺陷。在CPS电池的锂表面存在较厚的腐蚀层和大量的锂枝晶,而ENS电池中的锂却没有出现锂枝晶,即实现了高度稳定的锂镀/剥离过程(a,b,c)。另外,ENSLi+迁移有助于在锂金属阳极上形成致密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从而减少电解质分解(d)。循环电池中获得的金属锂表面的成分的XPS表征,揭示ENS对电解质中的阴离子的固定作用。LiPF6在含ENS的锂电池中的比例较高,而金属锂与CPS反应生成的沉积产物(LiPFyOzLixPOy)更多,进一步证明了ENSLiPF6分解的抑制作用(e,f)

6 组装了含CPSENSLiFePO4基的锂金属电池中,含ENSLMBs表现出比CP低得多的电荷转移电阻(a)Li+扩散系数远高于CPS,说明提高ENSLi+扩散系数可以促进锂离子在电池中的迁移动力学,进一步提高放电容量(b,c)。在CV曲线中,含ENSLMBs的氧化还原峰之间的间隙要比含CPSLMBs小得多,说明ENS可以有效降低电池中的电化学极化效应(d)。另外,含ENSLMBs0.1 ~ 10.0 C倍率范围内的放电容量和电压平台均高于CPS,表明该隔膜优异的离子迁移能力提高了LMBs的速率性能(d,e,g)。最后,含ENSLMBs在经过30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h)

05

总结与展望

该工作开发了一种基于电负性纳米通道的功能隔膜,来实现Li+的选择性和快速迁移。与商用聚烯烃隔膜相比,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更低的电化学极化和更好的倍率性能。该研究为功能隔膜中Li+转移数与离子电导率之间的平衡提供了新颖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开发无枝晶和高速率的LMBs用于高性能可充电电池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转自:“研之成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