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基于APCB和AIEFM三重策略增强免疫层析超灵敏检测AFM1

2023/9/15 10:21:29  阅读:78 发布者:

黄曲霉毒素M1(AFM1)毒性大、分布广、监测难度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高灵敏度、快速、方便、低成本的检测方法。近日,南昌大学赖卫华团队提出了一种三重策略增强免疫层析分析(ICA)来满足这些检测要求。首先,荧光猝灭ICA的开启信号输出模式取代了传统ICA对痕量AFM1灵敏响应的关闭模式,检测限(LOD)降低了约4.9倍。然后,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金与多巴胺(PDA)共生长的菊花状黑体作为猝灭探针,以降低背景信号。该探针结合了金纳米粒子与PDA的优异性能。因此,它的荧光猝灭常数分别比单一的AuPDA纳米粒子高25.8倍和4.9倍。为了提高信噪比,选择了相对量子产是商品荧光微球5.7倍的聚集态发射荧光微球作为信号输出载体。以上三重策略的整合,建立了检测牛奶中AFM153.4倍灵敏度增强荧光猝灭ICA(LOD=0.9 pg/mL),为奶制品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TOC

1 评价四种纳米猝灭剂(APCBAuNPPDANAuNP-70)的稳定性和耦合效率。耐(A)pH(3-10)(B)不同盐浓度(0-1M)(n=3)。插图是相应照片。(C)四种纳米猝灭剂与单抗在不同浓度下的偶联效率。四种纳米猝灭剂的浓度均为0.1 mg/mL(D)四种纳米猝灭剂与不同浓度单抗的荧光猝灭效率(1-F/F0)F代表与探针(0.1 mg/mL)结合后喷洒AIEFMT线的荧光强度。F0代表喷有AIEFM(0.1 mg/mL)T线的荧光强度。

2 AIEFM的优势。(A)AIEFM(365 nm激光激发下拍摄)(B)FM1(490 nm激光激发下拍摄)(C)FM2(440 nm激光激发下拍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暗场图像,激光功率5.00%,针孔1.00 AU(D)荧光发射光谱,(E)UV-Vis光谱,(F)AIEFMFM1FM2I/A(荧光强度/吸光度积分)直方图。所有FMs的浓度均为0.1 mg/mL(G)AIEFMFM1FM2NC膜上的荧光常数。(H)纳米碳膜上喷洒AIEFM浓度对抗原-抗体结合率的影响。(I)比较在NC膜上喷洒不同的FMs(AIEFM0.1 mg/mLFM10.7 mg/mLFM20.7 mg/mL)保持接近荧光强度时S/N的变化。F0表示空FQICA试纸的荧光强度。F-F+分别代表阴性样品(AFM1=0 ng/mL)和阳性样品(AFM1=0.5 ng/mL)APCB-mAb结合后FQICA试纸的荧光强度。

本工作将具有等离子体性质的AuNPs和具有广谱吸收性质的PDA结合在一起,制备了一种新型的AuPDA共生长菊花状黑体(APCB),比单一的AuNPsPDA纳米粒子(PDAN)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具有高效猝灭能力的APCB不仅可以作为纳米猝灭剂减少背景干扰,还可以作为有效结合抗体的标记。此外,还利用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AIE荧光微球作为信号输出载体,提高了阳性样品的信号质量和信噪比(S/N)。综合以上三重策略,建立了一种超灵敏、快速、简便的检测牛奶中AFM1FQICA方法(APCB-AIEFM-FQICA),为牛奶和乳制品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论文题目:Triple Strategy-enhanc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Based on APCB and AIEFM for the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AFM1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3.132438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