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 | 液态金属电动富集微流控系统:一种用于DNA存储和液体活检的新平台
2023/9/15 10:12:51 阅读:8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液态金属FM ,作者Yi Chen
在微流控系统中,利用电动效应进行生物分子操控在DNA存储系统、生物分子富集、加速反应动力学、液体活检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微流控电操控系统中的电极通常由固态贵金属组成,不仅需要复杂耗时的制备(如光刻)、其二维结构也限制流体通道中侧通道电极的构筑。近日,仁川大学的Youngjun Song团队提出基于液态金属电极的电动富集微流控系统(LEAM),通过将液态金属注入到3D打印的微流控通道中,实现了高纵横比三维电极的构筑,并实现了对流体或者液滴中核酸分子的高通量操控。作者通过控制液态金属电极上的电压,实现了DNA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脱附。基于此,作者展示了LEAM系统在DNA链的杂化和置换反应中的应用,并通过不同的分子信标实现多比特位的DNA信息存储。最后,通过控制分子信标对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杂交实现液体活检。该系统为基于液态金属的微流控电子器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为DNA存储和液体活检等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相关成果以“Liquid Metal Electrodynamic Accumulation Microfluidics System for DNA Memory and Liquid Biopsy”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
图1. DNA在LM电极上的捕获效应。A)用四个LM电极在单个主通道中捕获DNA的示意图。B)LEAM的图像,其中LM通道与电极集成,流体通道与管道连接。C) 主通道的显微镜图像。D)LM微流体的制造过程示意图。E)LM注入流道的图像。F)将染色的DNA注入通道中。G)在接通的LM电极上(施加1V)捕获的DNA。DNA聚集在LM电极的边缘。H)当LM电极关闭时,捕获的DNA被释放。
图2. LEAM中的DNA电化学动力学以及LM电极的带EDS的SEM图像。A)不同电场强度(0 V、200 mV、400 mV、600 mV、800 mV和1 V)下的DNA捕获效应图像。底部电极1打开,顶部电极处于接地状态。B)底部电极 1上捕获的DNA的强度图。C)施加了1V的LM电极的SEM图像和EDS分析。D)对施加了1V的LM表面进行SEM图像和EDS分析。E)当施加8V时,由LM电极处的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微气泡图像。F)当施加8V时LM电极的SEM图像和EDS分析。G)施加8V的LM表面的SEM图像和EDS分析。
图3. LEAM芯片的DNA电化学动力学。A, B)不同浓度DNA缓冲溶液中的DNA捕获效率图像和3D图。C)LM上捕获的DNA的强度图。D)不同DNA浓度下主通道的强度。
图4. 电压诱导的LM电极上的DNA捕获。将染色的DNA注入通道中。A)在开启电极1时(1V)捕获DNA 10分钟。B)在开启电极2时(1V)捕获DNA 10分钟。C、D)电极1和电极2中的DNA捕获图。
图5. 电捕获DNA杂交。A)电捕获DNA杂交的示意图。B)LEAM中电捕获DNA杂交的荧光图像。C)杂交的凝胶电泳结果。
图6. 电捕获DNA链置换。A)电捕获DNA链置换的示意图。B, C)LEAM中电捕获DNA脱杂交和置换的荧光图像。D)链置换的凝胶电泳结果。
图7. 使用分子信标(MB)的多比特液滴DNA存储器。A)LEAM系统中的单比特液滴DNA存储器的示意图。B)液滴LEAM系统。C)使用MB的单比特液滴DNA存储器的示意图。D)荧光追踪液滴。E)单比特液滴DNA存储器的荧光激发监测。F)使用具有三种不同荧光信号的MB的三比特液滴DNA存储器的示意图。G, H)三比特液滴DNA存储器的荧光激发监测结果和热图。
图8. 液滴LEAM系统中的miRNA检测。A)MB检测miRNA 122的示意图。B)miRNA 1的荧光激发监测。C)miRNA 122的荧光激发监测。D)MB检测miRNA 132的示意图。E)miRNA 132的荧光激发监测。F)miRNA 1、miRNA 122和miRNA 132的荧光激发监测。G)用多个MB检测单基因液滴的荧光热图。H)用多个MB检测多基因液滴的荧光热图。
文章信息:Jeong, Y. et al. Liquid Metal Electrodynamic Accumulation Microfluidics System for DNA Memory and Liquid Biops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05680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