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 Res. Lett.丨开花期的短期极端高温放大了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2023/8/31 10:46:12 阅读:81 发布者:
论文内容
研究背景:
玉米产量占全球谷物的38.9%,玉米系统是世界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先前的研究发现玉米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越来越高,并预测每升高1摄氏度,全球产量将损失约7%。然而,关键生育期(如开花)的短期极端高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在历史和未来分析、作物模型和气候风险预测中被广泛忽略。这限制了我们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对开花期极端高温影响的更多了解可以为未来的育种工作和管理实践的设计提供信息。
研究内容:
本文采用统计模型和过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条件下短期极端高温对中国玉米产量的影响。然后应用一个改进的基于过程的模型(农业生产系统sIMulator(APSIM)玉米)纳入谷物温度函数。
结果表明:开花前后的热量对产量的影响比生长季节其他时间的热量的影响更大,尤其是温度>30 ° C时。在1990-2012年,开花期间的热胁迫导致了从极端度天数(EDDs)的总产量损失的23%。预测中国玉米带的产量将减少8.7%,因为与基线期(1990-2019年)相比,在高排放途径(SSP 585)下,本世纪末(2070- 2099年)EDD增加了四倍以上。
研究结论:
本研究强调了开花期极端高温对玉米产量的重要作用。我们发现,在过去的23年中,超过一半的CMB在开花时经历了短期热应激的增加。这导致了极端热胁迫造成的破坏性产量损失,它们共同占玉米生长季节EDD产量趋势的三分之一。整体而言,预计中巴未来将面临收益率下降。这些发现强调了开花期间短期热胁迫作为气候变化下产量的重要控制的重要性,并激发了多尺度和多方法作物模型评估,以提高我们对作物对气候变化的生理反应的理解。
转自:“农科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