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方程模型如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2023/8/28 14:40:34 阅读:13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SPSS学堂 ,作者helloiamx
文章来源 | SPSS学堂
作者:王娟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是瑞典统计学家、心理测量学家Karl·G·Joreskog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融合传统多元统计分析法,用来测量多个因变量的实证分析模型的方法。“在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这些都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构方程模型迅速发展,弥补了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成为多元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百度百科]。
那么,结构方程模型是如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的呢?
对于Amos软件、Mplus软件等的结构方程模型操作将会在后续给予专门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选取结构方程模型的二阶计算结果。
第一步,计算各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如图所示,A对应的6个二级指标(B1-B6),B分别对应的三级指标。以B1为例,C1的权重系数=C1的因子负荷/C1-C3的因子负荷总值,即C1=0.65/(0.65+0.70+0.78)≈0.33,最终得出三级指标的权重,见下表。
第二步,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仍以B1为例,B1的权重系数=B1的因子负荷/B1-B6的因子负荷总值,即B1=0.58/(0.58+0.68+0.66+0.72+0.69+0.52),最终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见下表。
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参考文献:
[1] 李云鹤,常高峰,孙玉凤,任晓燕,姚中宝,李林贵.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银川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S1): 245-247.
[2] 安晶,徐振国.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J].数字教育,2017,3(06):34-39.
[3] 朱超男,吴婷婷,杨潇,林文勉,安胜利.基于结构方程的环境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03):421-424+426.
转自:“量化研究方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