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负责人王家钧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哈工大电化学工程系主任、长聘教授、博导、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电化学青年奖获得者,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哈工大“青年科学家”工作室负责人,哈工大重庆研究院智慧储能中心负责人。曾任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迄今已在Science, Nature/Science子刊,JACS,AM等高影响力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引用12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目前正承担和参与国家部委、工信部大科学工程项目、基金委联合重点基金、面上、国际合作交流和企业横向课题若干,主要研究方向为储能(动力)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寿命预测、电池回收、及先进电池材料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详情请参见哈工大个人主页:
http://homepage.hit.edu.cn/jiajunwang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创办于2020年,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联合共建的高端研发机构。规划面积150000 m2,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三区”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瞄准工程科学领域前沿方向以及相关交叉学科,围绕汽车与新能源、智能化装备、信息技术、新材料、生态环保等领域,以“科教产”一体化的模式规划布局,建设“一院、两基地、两中心”,即创新研究院、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孵化基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国际合作中心。智慧储能技术中心现有各式设备50余件,涵盖从基础材料开发到扣式电池实验,从材料公斤级扩大制备到10Ah级软包电池试制与性能测试全套设备。包括各类电池测试通道共700余个,高低温测试箱,Ah级软包电池试制线,无水无氧硫化物固态软包电池试制线,百公斤级材料中试热工炉。同时,中心具备完整电池模块设计到量产供应体系,针对长续航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项目开发智能电池模块系统。
博士后招聘要求
1、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岁,取得博士学位未超过3年,应届毕业生优先,具有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经历者优先;
2、具有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储能器件与关键材料开发等相关经验,满足各研究方向具体专业要求;
3、身心健康,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6、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研究方向
1、固态电池
2、钠离子电池
3、储能器件与关键材料研发
4、电芯模组开发
岗位职责
1、开展创新性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
2、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3、与合作导师共同承担重要的科研课题;
4、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薪酬待遇
1、综合年薪30-50万元+N万元绩效奖励,叠加享受重庆市、两江新区博士后日常资助(36万元/2年);
2、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及实验办公场地保障:可申请享受研究院“博士后特支计划”(10-20万元),“哈工大两江卓越青年”(300-500万元)等项目支持;
3、可享受重庆市、两江新区博士后各项人才政策(博士后出站留渝资助、两江十条安居政策等);
4、可按规定享受子女入学、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人才服务;
5、博士后出站后可以优先选择留在重庆研究院工作,条件优秀者可以优先推荐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需满足哈尔滨工业大学招聘条件)。
工作地点
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联合产业孵化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项目支持
1、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
2、其中,国家级项目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有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重庆市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支持计划、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等。
工作及生活保障
1、人才安居政策:享受重庆两江十条博士后安居政策相关待遇。
2、博士后研究人员按规定享受重庆市职称申报绿色通道。全职博士后人员进站满1年,可申报认定副高级职称;出站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申报评定正高级职称。
3、人才项目向博士后倾斜:博新计划入选者纳入英才A-卡III类,其他博后享受重庆英才B卡”。按规定享受个税减免、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休假疗养和学术交流、住房保障、旅游出行、配偶就业、交通便利等服务。
应聘材料
1、详细的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和科研的经历,主要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成果证书或奖励)以及联系方式;
2、封推荐信或2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3、其他可以证明工作能力的材料。
请将上述材料以PDF格式(邮件标题:博士后招聘—姓名)发送至邮箱Seele.ZhuG@aliyun.com
联系人:
朱葛18845871653
转自:“研之成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