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齿轮研究也能发PRL:非线性拓扑椭圆齿轮超材料

2023/8/24 16:49:58  阅读:94 发布者:

▲第一作者: 马方垣,汤正(共同作者)

通讯作者:周迪,李锋 (共同通讯作者)

通讯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1.046101

01

全文速览

2023725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姚裕贵教授、周迪副教授、李锋教授团队制备非线性拓扑相变的力学超材料,其非线性相变可以通过孤子波实现,该工作将拓扑力学拓展到了非线性领域。科研论文 “Nonlinear Topological Mechanics in Elliptically Geared Isostatic Metamaterials”(非线性拓扑椭圆齿轮超材料)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马方垣和汤正为共同第一作者,他们均为北理工物理学院博士生。

02

背景介绍

自从拓扑绝缘体被发现以来,凝聚态学界对拓扑态的兴趣日益浓厚。拓扑能带理论已经应用到经典结构中,如拓扑光子学、声学和力学,并呈现出稳定的边界模态。非线性可能也会破坏模态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非线性激励也会引入线性系统所没有的独特特征,如非线性相变、非线性边缘态等。

然而,由于非线性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目前,大多数拓扑研究大多仅限于线性体系,非线性拓扑研究相对匮乏,强非线性拓扑的实验证明仍然难以实现。

03

研究出发点

物理学院姚裕贵教授、周迪副教授、李锋教授团队从齿轮中获得灵感,精心设计了支持非线性拓扑相变的新型力学模型体系,它们的非线性相变可以通过孤子波实现。图1a)是拓扑齿轮的基本单元,非线性就源于接触弧长与角度具有非线性对应关系;图1b)齿轮链条两侧的转动扭矩差异很大,左侧扭矩几乎为零(红线),而右侧扭矩不为零(黑色曲线);图1c)左侧具有扭矩为零的软模;图2d),孤子波可以在该椭圆链条中自由传输;图2e),当孤子波传到右侧,右侧表现为软模,而左侧为硬模。

 

▲图1(a):椭圆齿轮链单元;(b)椭圆齿轮链扭矩对比及其与齿轮数的关系(c)软模在左侧,左边可以自由扭动;(d)孤子波传播;(e)软模在右侧,右侧可以自由扭动。

利用上述一维链作为基本单元,该团队精心设计了支持非线性拓扑相变的二维力学模型体系,如图2ab)所示,该体系可以通过集体孤子波实现拓扑相变,拓扑相图如图2c)所示,图2defg)展示了该二维体系由“右边软”,转变为“左边软”。进而实现了超材料两侧边界刚度对比完全翻转。

 

▲图2(ab):二维椭圆齿轮链单元及其放大图;(c)二维椭圆齿轮链拓扑相(defg)二维拓扑齿轮超材料由“右边软”转变为“左边软”。

04

总结与展望

在理论上,该论文给出了非线性拓扑不变量,将拓扑力学从线性范围拓展到了非线性。

在应用上,这种强非对称扭矩的拓扑结构材料也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拓扑相变使得材料表面可软可硬,这种强非对称材料一侧柔性吸能,另外一侧高强度抗破坏,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比如免充气轮胎,柔性外侧容许道路起伏产生大变形,抗破坏内侧具有拓扑稳定性,进而提高交通工具的舒适度;用于无人机和重复使用的航天零部件,如在起飞时为刚性、着陆时为柔性等。

05

通讯作者

周迪,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理论物理和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尤其关注拓扑理论在超材料中的实现与应用。主要基于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来模拟材料的特殊性质,为实验材料的设计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相关成果发表于Phys. Rev. Lett.Nature Commun.等期刊。

李锋,2021年至今,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15~2020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超构材料方面的研究,在弹性和声学超构材料、光声操控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Physics, Nature Materials等期刊上。

转自:“研之成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