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钪催化C−H键活化JACS: 醛亚胺与烯烃的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

2023/8/24 11:20:39  阅读:67 发布者:

▲第一作者:Aniket Mishra    

通讯作者:丛雪丰  侯召民    

通讯单位: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    

论文DOI10.1021/jacs.3c06482        

01

全文速览

近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侯召民主任研究员课题组利用手性半夹心型钪络合物为催化剂,实现了芳基醛亚胺与烯烃的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为多取代氨基茚满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新方法。相关工作以“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1-Aminoindanes via [3 + 2] Annulation of Aldimines with Alkenes by Scandium-Catalyzed CH Activation”为题发表在J. Am. Chem. Soc. (DOI10.1021/jacs.3c06482)上,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侯召民主任研究员和丛雪丰研究员(现为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英才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Aniket Mishra博士。

02

背景介绍

手性氨基茚满化合物(Aminoindanes)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或者具有生理活性的分子中。因此发展多取代氨基茚满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邻位C(sp2)H选择性活化,芳基醛亚胺与烯烃的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是合成手性氨基茚满化合物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目前仍没有合适的手性催化体系能实现这样的转化。特别是,催化剂调控的非对映发散的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该反应尚未报道。

03

研究出发点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侯召民(Zhaomin Hou)主任研究员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半夹心型稀土金属烷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烯烃聚合与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近几年,该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系列手性半夹心稀土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多种不对称转化反应。鉴于手性半夹心型稀土金属烷基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开发和立体控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最近,该课题组利用手性半夹心型钪络合物为催化剂,通过对芳基醛亚胺邻位C(sp2)H选择性活化,实现了芳基醛亚胺与烯烃的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图1)。特别是,通过对手性钪催化剂空间位阻调控,实现了醛亚胺与苯乙烯的非对映发散的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

04

图文解析

▲图1. 苯乙烯的反式选择性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部分底物)

▲图2. 苯乙烯的顺式选择性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部分底物)

▲图3. 烷基烯烃、1,3-共轭二烯的不对称[3+2]环化反应(部分底物)

要点:

1.大位阻手性茂配体络合的钪催化剂Sc-1表现出高的活性和立体选择性,高立体选择性地生成反式1-氨基茚满化合物trans-3up to > 19:1 d.r., 98:2 e.r.)。而当使用较小位阻手性茂配体络合的钪催化剂Sc-2时,以高收率和优异的立体选择性得到顺式1-氨基茚满化合物cis-3up to > 19:1 d.r., 95:5 e.r.)。

2.该反应具有100%原子经济性以及宽泛的底物普适性。如图1-3所示,该催化体系可以很好的兼容卤素、胺基、甲氧基、芳基、杂芳基、硅基以及烯基等官能团。

3.如图1 2所示,通过对手性钪催化剂空间位阻调控,实现了醛亚胺与苯乙烯的非对映发散的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如图1所示,以Sc-1为催化剂,不同官能团取代的苯乙烯和芳基醛亚胺均表现出高的反应活性,以优异的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得到(trans)反式2-芳基-1-氨基茚满化合物。如图2所示,以Sc-2为催化剂,顺式选择性反应同样具有优异的底物适用性,能够兼容含有不同官能团的苯乙烯和芳基醛亚胺,以优异的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得到(cis)顺式2-芳基-1-氨基茚满化合物。

4.该催化体系也可以很好的兼容非活化烷基烯烃、降冰片烯和1,3-共轭双烯。以Sc-1为催化剂,非活化烷基烯烃发生反式选择性地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立体选择性地生成(trans)反式3-烷基基-1-氨基茚满化合物。降冰片烯发生顺式选择性的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非环状的1,3-共轭双烯发生反式选择性地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而环状的1,3-共轭双烯发生顺式选择性地不对称 [3+2] 环化反应。

05

总结与展望

侯召民主任研究员课题组利用手性半夹心型钪络合物为催化剂,实现了醛亚胺与烯烃的不对称[3+2]环化反应。该反应为多取代氨基茚满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新方法。侯召民主任研究员团队发展的手性半夹心型稀土金属催化体系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以及立体选择性等方面展现出许多非常独特的特点。未来的工作中,本文作者对该催化体系在突破化学反应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以及新型聚合反应制备功能聚合物上突破传统金属催化转化中存在的一些瓶颈和限制抱有非常大的信心。

06

课题组介绍

侯召民

http://www2.riken.jp/lab/organometallic/HP2015e/index.html

丛雪丰

https://www.x-mol.com/groups/cong_xuefeng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6482

转自:“研之成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