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1区:揭示黄芩黄酮II,一种可减轻马兜铃酸I诱导小鼠肝肾损伤的新型NQO1抑制剂
2023/8/24 9:02:25 阅读:102 发布者: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 AAs)是一类天然产生的硝基菲羧酸类物质,主要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该科植物的提取物中主要含有马兜铃酸I、II、III、IV等4种成分,其中马兜铃酸I (AAI)为主要毒性化合物。AAs可引起肾脏损害,被认为是马兜铃酸肾病(AAN)。
马兜铃酸代谢产物AL能够与DNA反应形成DNA加合物(AA-DNA加合物),诱导A到T的转位突变,最终导致DNA损伤。AAs的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一系列催化化学反应和多种关键酶。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NQO1)在AAs的硝基还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产生AL和AA-DNA加合物。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NQO1抑制剂是双香豆醇。然而,因其抗凝作用和随后的出血并发症,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NQO1抑制剂来减轻AAs相关的毒性。鉴于此,该团队基于生物色谱法从中药黄芩中筛选出一种新型NQO1抑制剂黄芩黄酮Ⅱ(SFⅡ),并研究其对抗AAI所致肝肾损伤的潜在机制。
研究人员构建了生物色谱系统,最初从该系统中共获得四个保留成分:oroxylin A、wogonin、tectochrysin和SFⅡ。随后,利用NQO1活性测定试剂盒筛选上述四个化合物对NQO1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oroxylin A和SFII对NQO1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另两者,进一步基于 SPR技术评估两种化合物与NQO1重组蛋白的亲和力。此外,动物实验表明,SFII和oroxylin A在体内短期内不会影响凝血功能。
接着,该团队在L02和HK-2两种细胞系上进一步评估SFII和oroxylin A对NQO1蛋白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细胞系中,SFII对NQO1蛋白的抑制能力均强于oroxylin A。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SFII对肝肾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SFII与AAI联合作用,可以减轻AAI对L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能够缓解AAI所致L02细胞的AST和ALT泄漏。此外,SFII可以有效降低P53、cleaved caspase-3、cleaved-parp-1以及γ-H2AX的表达,并显著下调BAX、NOXA、PUMA、BAK等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从而有效抑制AAI所致L02细胞凋亡。而在HK-2细胞系上,SFII同样能够有效降低AAI诱导的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随后,研究人员建立了AAI诱导的小鼠肾损伤模型,给予SFII治疗,H&E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SFII能够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和细胞凋亡。
综上,该研究通过构建NQO1生物色谱固定相,结合SPR和NQO1活性抑制试验。挖掘SFII与NQO1蛋白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对NQO1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随后证明了SFII能够有效缓解AAI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肝肾保护作用。
DOI号:10.1038/s41401-023-01052-3
转自:“如沐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