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纳米中心马雷老师组招聘博士后
2023/8/23 16:17:09 阅读:114 发布者:
研究方向
微器件;纳电子学;低温输运;凝聚态物理
职位亮点
该职位由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共同确定联合培养方案,博士后入站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工作地点在天津大学纳米中心。
背景要求
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器件
天津大学纳米中心
2016年3月,经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九届第46次会议讨论决定建设“天津纳米颗粒与系统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2018年7月22日,纳米中心正式于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20号教学楼西配楼挂牌,同时举办了第一届天津国际外延石墨烯论坛。纳米中心依托天津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致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学术创新环境,建成国际一流的研究教学平台。
纳米中心主要专注于石墨烯电子学及相关物理、团簇物理学和高精度质谱以及光电子能谱仪的研发。建有表征实验室、微纳加工实验室、团簇沉积与光电子能谱实验室和化学催化实验室,配置完备的仪器测试系统包括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元素分析、激光直写、电子束曝光、低温综合探针系统、全功能超低温四探针系统、14特斯拉低温强磁系统等,具备50纳米以上至几十厘米量级的加工能力。在纳米中心主任马雷教授的主持下,先后设计建造了四套团簇物理和化学研究的高端谱仪。包括一套中性纳米团簇分子束装置、一套高分辨质谱联用的角分辨激光光电子能谱装置、一套桌面型团簇储存环装置、一套尺寸选择的团簇沉积系统、以及二维材料生长与慢电子衍射及俄歇电子谱结合的EPI系统。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是在实力雄厚的物理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年成立电子科学系、现代光学研究所,1992年成立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为适应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于1995年联合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和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组建信息技术科学学院。为加快南开大学现代工学学科体系建设,于2013年新组建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电光学院拥有光学工程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光学工程、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个(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科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个(光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还拥有教育部薄膜光电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新一代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学科创新计划、科技部“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新型传感器与传感网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欧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
聘任说明
1、研究背景不设具体限制: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器件以及其他相关理工科方向均可,参与研究课题为:微器件、纳电子学、低温输运和凝聚态物理。
2、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学风端正、身体健康。
3、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能够独立承担科研项目。
4、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博士毕业三年以内,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
2、三项代表性成果;
3、未来研究计划;
4、专家推荐信。
福利待遇
1、学校和实验室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年薪在30万以上,具体情况根据候选人条件面议;
2、在此年薪之上,支持申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和“博新计划”,相关待遇可以叠加;
3、博士后入站南开大学,由南开大学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助理研究员),享受基金申请,项目申报等博士后政策;
4、解决子女入托、入学(小学)。
申请方式
点击进入领研网申请
投递个人简历,HR 优先处理,在线与您沟通。
转自:“科研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