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边界、技术扩散与共同富裕
付明卫 王鹤
本文构建扩展的空间杜宾模型,基于2001-2013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经验研究省界通过屏蔽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发现对于某城市,其毗邻的同省城市的技术进步率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意义上会导致本市技术进步率增加0.306个百分点;其毗邻的外省城市的技术进步率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意义上会导致本市技术进步率增加0.166个百分点。这表明省界屏蔽了0.140个百分点的技术扩散。省界通过屏蔽技术扩散导致城市年经济增长率降低0.389个百分点。这一经济增速损失占平均增长率的2.99%。这些研究发现表明,促进省际边界地带经济发展,需要打破各种妨碍技术扩散的政策壁垒。
一、问题分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指出,2035年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然而,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是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发展不平衡的众多方面中,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广受关注。然而,各行政区边界地带的发展较为落后,所受关注相对较少。中国处于省际行政边界地带的区县数占比高达33%。计算发现,2001年至2013年间,处于省界的地级市,其人均实际GDP比不处于边界的要低16.9%。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12个位于省际边界地区;592个原扶贫开发重点县(即“国家级贫困县”)中,位于省际边界地区的有301个,占比高达50.8%。因此,研究我国行政区边界地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对于促进各地区平衡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边界地带发展落后,既有客观的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复杂、山川阻隔。中国目前的省界沿袭自唐宋时期。唐宋年间,中央政府主要依据山川和河流将全国划分为多个“省级”政区。因为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屏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唐宋时期不同“省级”政区间的区域文化就不一样,譬如省界两边的方言、习俗不一样。虽然后来元朝为了防止地方割据而改变了不少“省级”政区的边界,但中国目前的“省级”政区大多依然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不同的区域文化妨碍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阻碍经济发展。人为因素方面,主要是地方政府保护。在中国“分级管理、分灶吃饭”政治经济体制和官员晋升锦标赛制度下,省级官员为了保护本省就业、维持政府消费、增加本省财政收入、促进本省经济增长和增加自身晋升概率,会施行地方保护政策。譬如,省级政府出台限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跨省流动的保护主义政策;在边界地区投资的高速公路和省级公路少于非边界地区,导致边界地区交通状况差。在众多地方保护中,研究得比较多的是省级地方保护。大量研究表明,省级地方保护阻碍商品贸易、价格一体化和经济增长。然而,据我们所知,还没有研究省级地方保护阻碍技术扩散的文献。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丰富了已有文献:首先,根据我们掌握的文献,本文是较早研究省界影响技术扩散的论文。文献已经研究了中国省界对贸易、价格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但还没有关于中国省界影响技术扩散的研究。其次,目前关于一国内部边界影响技术扩散的文献,都是研究美国州界,没有研究其他国家内部边界的。本文为一国内部边界影响技术扩散提供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证据。
二、观点摘要
我们发现技术在城市间空间扩散。平均而言,对于某市,其毗邻的同省的市的技术进步率增加1个百分点,会导致本市技术进步率增加0.313个百分点;其毗邻的外省的市的技术进步率增加1个百分点,会导致本市技术进步率增加0.196个百分点。同省毗邻市间的扩散效应0.313个百分点远大于异省毗邻市间的0.196个百分点,表明省界阻碍了技术扩散,具体而言屏蔽了37.38%的技术扩散。省界对技术扩散的屏蔽导致年经济增长率降低0.389个百分点。样本期间,各城市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3.025%。省界通过阻碍技术扩散导致的经济增速损失占平均增长率的2.489%。
方言和地方保护是省界屏蔽技术扩散的原因。首先,技术在方言相同城市间的扩散强度强于方言不同的城市,表明方言差异阻碍技术扩散。其次,我们从两个角度证实地方保护是省界屏蔽效应的一个原因。其一,次贷危机之后地方保护加强,但各城市的方言和地形都没发生变化。因此,如果次贷危机之后省界屏蔽效应加大,那么这一定是地方保护加强带来的。其二,技术进步包括纯技术效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率。没有理论表明方言、地形等客观因素对纯技术效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率的屏蔽效应不一样。因此,如果事实是省界对纯技术效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率的屏蔽效应不一样,那么一定是地方保护带来的。经验分析发现,2008年次贷危机后省界屏蔽效应进一步加大,省界屏蔽纯技术效率的空间扩散但不屏蔽技术创新和规模效率的空间扩散,这就证实了地方保护是省界屏蔽技术扩散的一个原因。
同省的毗邻市间存在激烈竞争,但不同省的毗邻市间不存在竞争。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城市从同省的相邻地级市“抢夺”人才,但不从外省的相邻地级市“抢夺”到人才。其次,城市的财政支出政策对同省毗邻市的技术进步具有负外部性,但对外省毗邻市没有负外部性。
三、政策建议
促进边界地带经济发展,需要打破各省阻碍技术扩散的政策壁垒。在“分级管理、分灶吃饭”体制短期内不会变化的前提下,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国家技术转移体系越健全,各省阻碍技术转移的隐形政策就越无藏身之地。应鼓励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等机构建设国家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运营服务,加快推进技术交易服务发展。加快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术转移人员的技术评价与筛选、知识产权运营和商业化咨询等能力。
其次,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目前众多城市都已施行积分落户政策。劳动力在当地的工作纳税年限是积分主要来源,在外地的工作纳税年限无积分。除超大城市外,应在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和淮海等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最后,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强化对各省落实《社会保险法》的执法检查。《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个人跨省就业时其基本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但是,许多省份实践中都对转出社会保险关系设置或明或暗的障碍。中央政府多次治理此问题,但收效甚微。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不可携带已构成劳动力跨省流动的重要阻碍。中央政府应加快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劳动力在全国任何地方就业的养老保险缴纳和发放机构都是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跨省转移接续问题就不复存在。由于基本医疗保险目前仍以地级市统筹为主,中央政府应强化执法检查,督促各省落实《社会保险法》有关转移接续方面的规定。
……
付明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邮箱:guoqushiling@163. com;
王鹤(通讯作者),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邮政编码:411201,电子邮箱:whhep@ sina.com。
原载《经济学动态》2023年第5期,全文可见经济学动态网站“最新目录”栏目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