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第三届“香樟西部计划”简报|张友国: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

2023/8/22 16:55:39  阅读:64 发布者:

2023814日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友国研究员应邀为第三届“香樟西部计划”学员做题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顾骅珊教授主持,第三届“香樟西部计划”全体学员参加。

嘉宾简介

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是环境技术经济理论及方法、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及政策模拟。现已出版专著五部,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Ecological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Energy Policy等国内外权威经济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获得胡绳青年学术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类三等奖等奖励。

讲座伊始,张老师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随后,围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展开本次讲座,具体包括三个部分: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变化、新发展阶段要求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和路径。

第一部分

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变化

首先,张老师围绕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变化展开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转折性、历史性和全局性变化。理论上的重大变化表现为:反思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现代化道路,明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同时,坚持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两个结合”,形成习近平新生态文明思想。实践上的重大变化表现为三个方面:经济体系全面绿色转型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得到大幅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各个领域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外,这些重大的变化,表现为治理格局、动力机制、国际合作和理论建设四个维度,它们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第二部分

新发展阶段要求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

随后,张老师表示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三期叠加”时期,离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仍有较大距离,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生态环境压力。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要融合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和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支撑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张老师认为生态文明新格局的突出特征表现在“目标定位、“构建思路”和“战略主导”三个方面的改善。(1)目标定位:原有格局的目标是以清理生态环保欠账为主,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辅;而新格局的目标则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强调生态环境协同治理。(2)构建思路:原有格局主要是从源头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强化末端治理;新格局同时重视从源头和末端治理生态环境且力度更大,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以良好的生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战略主导:原有格局的主导战略是节能减排;新格局则是以降碳为主、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

第三部分

构建生态文明面临的挑战与解决路径

张老师强调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变;二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存;三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紧接着,张老师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的三大关键路径。第一,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第二,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其中,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加快”是治本之策;环境污染治理须“深入推进”是攻坚行动;生态系统性能提升应“全面”是固本之道;双碳目标推进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是变革之力,四大行动之间密切联系。第三,以生态文明新格局助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张老师强调其主要思路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张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示可以从六个方面展开,包括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

最后,张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碳达峰对需求结构影响的研究,作为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这一宏大主题中值得研究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一个案例。张老师从要素配置效应、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展开理论分析,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碳减排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并比较了基准场景、平缓的碳达峰场景、趋紧的碳达峰场景等情景下的政策差异性。研究发现,碳达峰政策会优化产品需求结构,低碳产品份额上升,同时第三产业份额上升等结论。随后,张老师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此外,张老师提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系统同一性规律方面,有很多理论和现实的问题值得探讨。最后,张老师与各位学员进行交流,并对学员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解答,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感谢张老师为“香樟西部计划”学子们带来的精彩讲座!

撰稿人:西南大学     邓明艳

信阳师范大学  孙自敏

转自:“香樟经济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