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教授在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指导的学位论文(2004-2022)
2023/8/9 15:29:38 阅读:106 发布者:
北京大学
序号 | 学位论文题名 | 论文作者 | 培养层次 | 答辩日期 |
1 | 朝鲜战后中朝关系从危机到缓和的历史考察——以中共中央对朝鲜八月事件的态度变化为中心 | 韩相俊 | 博士 | 2017-06-03 |
2 | 苏联在新疆三区革命中的军事活动 | 林茂 | 学士 | 2016-06-09 |
3 | 赵紫宸与燕京宗教学院:走向三自革新的本色化之路 | 邓阳 | 博士 | 2016-06-03 |
4 | 中共创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最初尝试与上海电影的转型(1949-1952) | 李伟 | 博士 | 2016-06-02 |
5 | 整党、整风、整编:中共太行根据地干部整顿之研究(1937-1948)) | 赵诺 | 博士 | 2015-06-09 |
6 | 破易立难:1949-1957年的课程改造与教学改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 杨悦 | 博士 | 2015-06-09 |
7 |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撤军问题研究 | 田武雄 | 博士 | 2015-06-09 |
8 | 建国初期海南土改中反“地方主义”问题的来龙去脉 | 李坤睿 | 博士 | 2015-06-09 |
9 | 田赋如何影响农业生产——20世纪30年代河北农场收支数据分析 | 谭贺 | 硕士 | 2013-06-07 |
10 | 1947年后胡适的中共观研究 | 刘学 | 硕士 | 2013-06-07 |
11 | 中共婚姻立法源流之考察 | 廖理琳 | 硕士 | 2010-06-04 |
12 | 《大公报》与蒋介石(1927-1936)————抗战爆发前《大公报》舆论导向的变化和对中国政治影响作用的考察 | 张妍 | 硕士 | 2010-06-04 |
13 | 张季鸾与抗战前后的中日关系 | 刘宪阁 | 博士 | 2009-06-05 |
14 | 1920-50年代无锡农村土地租佃关系与土地改革研究 | 张会芳 | 博士 | 2009-06-05 |
15 | 魏德迈与抗战胜利前后的中美关系 | 邹一峥 | 硕士 | 2006-06-09 |
16 | 从农村到城市——中共在石家庄市建政与管理的重要尝试(1947-1949) | 李国芳 | 博士 | 2005-06-04 |
17 | 抗战时期华中敌后国共两党斗争对皖南事变的影响 | 汤宇兵 | 硕士 | 2004-05-20 |
华东师范大学
序号 | 学位论文题名 | 论文作者 | 学生类型 | 完成日期 |
1 | 从改造到批判——1973年古典音乐被指斥为“无标题音乐”事件经过的考察 | 杨圣 | 硕士 | 2022-03-31 |
2 | 鄂豫皖苏区“婚姻自由”政策变化及经过 | 程嘉琳 | 硕士 | 2022-03-30 |
3 | 1950年代国营企业劳动纪律研究——以本溪钢铁公司为例 | 马壮 | 硕士 | 2021-05-20 |
4 | 粤人之争:中共广东党“地方主义”风波的起源与演进(1927-1954) | 陈力 | 博士 | 2021-05-16 |
5 | 以“大战”遏阻蚕食的尝试——百团大战问题再研究 | 邹铖 | 博士 | 2021-04-06 |
6 | 1960年代初内地对港文化输出——以沪港合拍电影为中心的考察 | 李勇泉 | 硕士 | 2021-03-18 |
7 | 政府职能扩展与堤防修守:以民国湖北为例(1912—1938) | 蒋渊 | 博士 | 2020-05-15 |
8 | 革命体制下萧军式“个人主义”的命运——“萧军思想批判”始末(1946-1949年) | 何蓓蓓 | 硕士 | 2020-04-10 |
9 | 民初地方外交问题之考察——以1913年中日地方冲突交涉为中心 | 阎高阳 | 硕士 | 2020-04-10 |
10 | 抗战时期苏北地方保安武装研究——以丰县为中心 | 李旭 | 硕士 | 2019-03-31 |
11 | 1957年仙居县闹退社事件研究 | 石再一 | 硕士 | 2018-05-20 |
12 | 农业合作化、统购统销与农民粮食问题—以山东曹县为中心的考察(1949-1957) | 郭伯虎 | 博士 | 2018-05-01 |
13 | 1958—1963 年边疆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入与安置——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为例 | 付文君 | 硕士 | 2018-05-01 |
14 | 1957年宋云彬被打成“右派分子”原因考——以“西湖拆坟”和“龙泉拆塔”等文物保护政策冲突为视角 | 章华 | 硕士 | 2018-03-01 |
15 | “两兰”职工人数变动问题研究(1958-1962) | 李蔚暄 | 硕士 | 2018-01-10 |
16 | 战争时期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1937——1945) | 经先静 | 博士 | 2017-03-01 |
17 | 跃进的代价: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质量事故的来龙去脉(1957-1960) | 钟徐楼芳 | 硕士 | 2016-06-15 |
18 | 淞沪会战后至南京保卫战前中日两军华东战场作战史实考察 | 张程 | 硕士 | 2016-05-01 |
19 | 战时山东解放区财粮征收与农民负担的考察(1946-1949) | 邓广 | 博士 | 2016-05-01 |
20 | 清理“旧”社会:以内乡县公安工作为中心,1948-1953 | 李玉峰 | 博士 | 2016-03-01 |
序号 | 学位论文题名 | 论文作者 | 学生类型 | 完成日期 |
21 | 文革期间生产大队分配状况考察 : 以河北省赤城县茨营子公社苏寺大队为例 | 岳伟 | 硕士 | 2015-05-01 |
22 | 中国青年党研究(1923-1945) | 曾辉 | 博士 | 2014-05-01 |
23 | 落日余晖:新中国初期的私营工商业(1949—1954): 以上海刘鸿生家族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为个案的考察 | 赵晋 | 博士 | 2014-05-01 |
24 | 解放前后项城县尚店乡土地占有状况探析(1936-1953) | 袁博 | 硕士 | 2014-04-01 |
25 | 1950年代工厂工资改革的利弊及影响 : 以苏州茶厂工资改革为中心的研究 | 孙洁 | 硕士 | 2014-03-01 |
26 | 1956年到1957年上海工人闹事原因探究 | 郭迪 | 硕士 | 2013-05-01 |
27 | 浙江省镇海县干部数量及结构变动的考察(1949-1965) | 张丽丽 | 硕士 | 2013-04-01 |
28 | 政治性与规制化 : 1949-1966年中小学教科书研究(以政治、历史、地理教科书内容为中心) | 安江 | 硕士 | 2013-04-01 |
29 | 越南北方土地改革研究——以富寿省为例(1945—1957) | 阮英淑 | 博士 | 2012-06-08 |
30 | 1950年代中国农村耕牛归属权变化研究 : 以浙江省龙泉县为个案(1950-1961) | 吴卫珍 | 硕士 | 2012-04-01 |
31 | 五十年代江苏地区"干部审查"研究 | 朱杰 | 硕士 | 2012-04-01 |
32 | 抗战时期中共基层组织与党员发展之考察 : 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 (1937-1945) | 李轲 | 硕士 | 2011-05-01 |
33 | 建国后上海市推广普通话情况的考察(1950-1980年代) | 宾交娟 | 硕士 | 2011-05-01 |
34 | 山西临县1946-1948年的土地改革运动 | 马飞 | 硕士 | 2011-05-01 |
35 | 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 | 刁含勇 | 博士 | 2011-03-01 |
36 | 建国初期基层工会职能转变研究 : 以上海申新纺织厂为个案(1949-1956) | 鲍静 | 硕士 | 2010-05-01 |
37 | 建国初期新政权在上海郊区农村的征粮问题(1949-1953年) | 黄金娟 | 硕士 | 2010-05-01 |
38 | 建国初期桐城县基础教育改造述评(1949-1952年) | 潘承生 | 硕士 | 2010-04-01 |
39 | 1947年山东日照县土改复查中严重"过火'现象及其由来 | 李建欣 | 硕士 | 2009-05-01 |
40 |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工资及生活状况考(1920年代-1950年代) | 吴金燕 | 硕士 | 2009-05-01 |
序号 | 学位论文题名 | 论文作者 | 学生类型 | 完成日期 |
41 | 河北整风反右期间的肃反问题考察 | 李秋生 | 硕士 | 2009-05-01 |
42 | 红旗下的十字架 : 新中国对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政策演变及其影响(1949-1955) | 刘建平 | 博士 | 2008-06-23 |
43 | 上海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及构成办法变动情况考察 | 张晓明 | 硕士 | 2008-06-12 |
44 | 上海公立高校教师工薪收入及生活状况考察 : 1930年代-1950年代 | 沈楠 | 硕士 | 2007-06-17 |
45 | 上海市公务人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1956年) | 李燕 | 硕士 | 2007-06-15 |
46 | 山东省“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1950-1951) | 周仲海 | 硕士 | 2007-06-13 |
47 |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之中日比较研究 | 石冈陶子 | 硕士 | 2006-06-15 |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汉学研究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