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AI工具的扎根理论编码分析

2023/8/9 9:10:58  阅读:145 发布者:

在质性研究中,最核心也是最难的环节是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最经常使用的是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技术。下面我们先借助AI工具,介绍一下扎根理论和三级编码,然后再演示模拟的编码过程。

问:请介绍一下扎根理论。

AI答: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构建新的理论,这种理论直接从收集和分析的数据中产生。扎根理论是由Barney GlaserAnselm Strauss1967年提出的,他们认为研究应当由数据"扎根",以此形成理论。

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收集:研究人员收集原始数据,这些数据通常来自访谈、观察、文档等。

开放性编码:研究人员阅读收集的数据,找出重要的概念或者类别,并给予标记。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研究的进展,这些概念或者类别可能会发生变化。

轴向编码: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数据,探讨不同概念或者类别之间的关系。

选择性编码:研究人员确定一个核心类别,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类别建立理论。

理论整合:研究人员整合和精细化理论,使之更加清晰和完整。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数据的归纳分析,鼓励研究人员保持对数据的开放性和敏感性,让理论从数据中自然地浮现出来,而不是预设一个理论框架去套用数据。这使得扎根理论非常适合探索那些尚未有明确理论框架的研究领域。

问:请继续介绍一下扎根理论不同流派的核心观点,并举例说明。

AI答:

扎根理论的发展可以大致被分为三个主要流派:GlaserianStraussianConstructivist

Glaserian流派:这一流派是由Barney Glaser提出的,强调通过归纳方法从数据中发掘理论,而非将已有的理论应用到数据上。Glaserian扎根理论主张把握数据的本质,避免预设概念和过度解释。比如在研究社区冲突的情况时,研究者可能采集大量的采访和观察数据,然后通过对数据的仔细分析,归纳出冲突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Straussian流派:这一流派由Anselm Strauss提出,他认为理论的构建并非完全归纳,也涉及到一定的演绎成分。Strauss强调理论的迭代过程,允许研究者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调整和改善理论。例如,在研究医院管理问题时,研究者可能首先提出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不断修改这个理论框架。

Constructivist流派:这一流派由后来的学者如Kathy Charmaz提出,强调扎根理论是一个解释性的过程,理论的构建取决于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Constructivist流派认为,现象的理解是通过社会互动构建的,因此研究者的角色是帮助揭示这个构建过程。例如,在研究移民经验时,研究者可能会深度参与到移民的生活中,通过互动和对话来理解和解释移民的经验。

以上三个流派各有侧重,但都致力于从数据中构建理论,使理论更接近研究现象的实际情况。

问:请继续介绍一下扎根理论中的编码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

AI答:

扎根理论中的编码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轴向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

开放性编码:这是扎根理论的第一个步骤,研究者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数据,识别出关键的概念或类别,并给它们打上标签。这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研究者需要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开放性,以免遗漏重要的信息。例如,如果你正在研究远程工作的影响,你可能会发现"工作效率""沟通困难""工作生活平衡"等概念。

轴向编码: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将尝试找出不同的概念或类别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数据,思考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回到远程工作的例子,你可能会发现"沟通困难"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而"工作生活平衡"可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选择性编码: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将选择一个或几个核心类别,然后构建围绕这些核心类别的理论。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整体的、连贯的理论框架。在远程工作的例子中,你可能会选择"工作效率"作为核心类别,然后构建一个描述和解释远程工作如何影响工作效率的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编码应尽可能精确地反映数据的内容,避免过度解释或引入个人的偏见。

编码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随着研究的进展,你可能需要修改或补充你的编码。

在构建理论时,要注意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确保理论能够清晰地解释数据。

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开放性,尊重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避免过早地形成定论。

针对躺平的话题,我们虚拟了一段访谈文本,并借助AI工具对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

问:请运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先把访谈拆成一句话一句话,然后针对每句话进行分析和编码,并对对轴向编码、选择性编码中类似的概念进行合并,输出表格。谢谢。

AI答:

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包括开放性编码、轴向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让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对访谈进行一一编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把访谈拆分成一句话一句话,并针对每句话进行分析和编码。

基于三级编码的访谈材料分析

访谈内容

开放性编码

轴向编码

选择性编码

"躺平"在我看来是一种消极抗议,是对现代社会快速生活节奏、工作压力以及物质追求的反思和回应。

社会抗议、生活节奏、工作压力、物质追求

社会压力的感知

"躺平"的意义和动机

我曾经是那种典型的"打工人",早出晚归,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

打工人、工作压力、生活工作平衡

工作生活不平衡

"躺平"的意义和动机

但我越来越感到疲惫,而且感到内心的空虚。

疲惫、内心空虚

情绪反应和内心状态

"躺平"的意义和动机

我意识到,我已经迷失了自我,我在不断努力,但不知道为了什么。

自我迷失、努力的目的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的追求

我现在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从家里远程工作,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自由职业、远程工作、时间和空间的利用

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躺平"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我每天工作四五个小时,其他时间我可能会阅读,烹饪,练瑜伽,或者和朋友们聚会。

工作时间、休闲活动

生活质量的提升

"躺平"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有时候,尤其是在经济上,我会感到一些压力。"躺平"意味着我不能像过去那样赚取大量的收入,我必须学会用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收入降低、生活质量

生活和经济压力的处理

"躺平"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躺平"并不是放弃,而是选择一种不同的、可能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选择权、生活方式、个人适应性

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

"躺平"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躺平"的出现反映出社会的一些问题,如过度竞争、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质量的下降等。它也是一种呼吁,呼吁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找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社会问题、竞争压力、生活质量、价值观反思、可持续发展

社会现象的反思

"躺平"作为社会现象的解读

 

在选择性编码的阶段,我们合并了相关的轴向编码为三个核心主题:"躺平"的意义和动机、"躺平"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以及"躺平"作为社会现象的解读。

AI非常快地完成了编码工作,但是从编码结果来看,AI提供的编码比较机械,缺少人作为研究主体性的“灵动”感觉。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可以借助AI提供的编码结果作为起点,并对细节进行调整和优化。研究者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判断、想法和个人经验,使结果更具人为主体性的特点。这样做有助于融入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洞见,从而得出更加深入和有洞见的分析结果。

编码完成后,就进入了理论建构环节。

在理论框架部分我们也分析过,质性研究中的理论建构属于归纳性理论,理论的核心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取决于理论建构前材料的收集和分析,不能独立发展,所以我们也把归纳性理论放在了方法部分。

接下来,在以上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建构出一个理论框架。

问:请在以上资料基础上,提炼出核心范畴,构建一个“故事线”,接着拟合出一个理论框架,用流程图展示理论框架要素关系,输出mermaid代码块,最后与社会变迁和亚文化理论对话,对理论框架中的核心要素进行解释。

AI答:

在进行选择性编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了三个核心范畴,也就是我们故事线的核心元素:

"躺平"的意义和动机

"躺平"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躺平"作为社会现象的解读

首先,我们可以建构这样一个故事线:“在现代社会,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部分人选择了"躺平"这种生活方式。他们从过度的物质追求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解脱出来,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内心的平静。同时,"躺平"也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反映出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例如过度竞争、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质量下降等。”

在这个故事线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理论框架,以下是一个使用mermaid创建的图示的代码块:

mermaidCopy code
graph TB
    A("现代社会压力") --> B("选择'躺平'的动机")
    B --> C("改变生活方式")
    C --> D("生活质量的提升")
    C --> E("内心的平静")
    A --> F("社会现象的反映")
    F --> G("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社会")

理论框架中的核心要素可以从社会变迁和亚文化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

"现代社会压力":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这也是"躺平"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

"选择'躺平'的动机":面对社会压力,一部分人选择了"躺平"这种生活方式,这可以被看作是对主流价值观的反抗,是亚文化现象的一种表现。

"改变生活方式""躺平"的人选择了一种与主流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的自主选择。

"生活质量的提升""内心的平静":通过"躺平",他们提高了生活质量,实现了内心的平静,这是他们在个人层面上对"躺平"理念的认同和实践。

AI提供的mermaid代码理论框架图如图所示。

躺平主题的理论框架图

我们展示了从扎根理论的基本概念、流派、三级编码,到针对文本进行编码和理论建构的过程。由于提供的只是少量模拟访谈文本,因此最终的理论建构并不完善,主要目的在于展示扎根理论的材料分析过程。

除了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外,还可以使用主题分析、话语分析、叙述结构分析和情感分析等分析方法来对质性材料进行分析。通过AI的辅助,可以让AI处理基础分析工作,从而让研究者更专注于深入思考研究对象背后的社会意义,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洞见。

转自:“质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